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遷:文學和哲學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遷:文學和哲學

春秋戰國是長達五百年的一個變局,這一場變局使得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社會管理方式、官制等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下面我們再說一說文學和哲學。

在文學上,春秋和戰國時期也是非常重要的時期,在春秋的時候開始出現了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一共是三百零五首,分為「風」、「小雅」、「大雅」和「頌」,它就是民間、宮廷和在祭祀時候唱的歌曲。《詩經》雖然有三百零五首,但我們並不知道每一首詩它的作者是誰,因為春秋時期它是一種莊園經濟,在廣楙的農村地區,很多人他們做了這個歌之後,它是以傳唱的方式來流傳的,大家都在唱這樣的歌曲,至於歌詞是誰寫的,那就沒有傳下來。

後來孔子把當時民間和宮廷中的歌曲,蒐集起來整理成為《詩經》,孔子當時對《詩經》有一個總結,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就是在《詩經》中除了關於政治方面,還有一些關於祭祀方面,那麼還有一些關於男女愛情方面的詩,但是這些詩歌唱起來是沒有邪念的。

那麼到了戰國時期的話就不一樣了,在戰國時期出現了大量的都市,都市興起,帶來一個甚麼問題?就是很多的士人,他們在都市裡邊聚集了起來,我們知道士是最低的一級貴族,他們的錢並不多,但是他們有受教育的權利,所以說士人就擁有一技之長,到了戰國時期,這些擁有一技之長的士人們就開始在列國之間像旅遊一樣,看一看在哪一個國家能夠得到際遇。所以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一個現象,叫做養士,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齊國的孟嘗君,包括後來的呂不韋等等,都是養士的。

這些士人,因為他們擁有一技之長,文學方面比較好的叫做文士;武功好的話叫做武士;口才好的叫做辯士;給人出謀劃策的叫做謀士,那麼這些士人就形成了一個流動性很大,能量也非常大的士人階層。這些士人中有一批人就開始著書立說,然後互相之間進行辯論,這就是戰國時期的,或者從春秋末年開始的「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帶來一個甚麼問題呢?在「百家爭鳴」之前,中國能夠記錄下來的東西基本上是以詩歌的形式,像《詩經》、《周易》、《尚書》等等,這些古代的典籍著作,基本上是以詩,或者一種很短的散文的形式紀錄下來的。但是戰國時期由於都市的興起,和這些士人們的聚集,「百家爭鳴」的需要,就帶來了一個現象,就是在先秦諸子中,散文就變得非常的發達。

如果我們去讀《中國文學史》,散文的發達就是從春秋末年戰國初年的時候開始的,所以《古文觀止》最開始選的文章,是從《左傳》、《國語》、《戰國策》、《史記》裡邊整理出的先秦諸子散文,這就極大的影響了後代的寫作方式,包括用詞的方式。

由於都市的興起,有些人的文采就會被大家認可,同時可以傳播出去,就不像在春秋的時候,是通過唱歌的方式傳唱歌謠,就有了另外一種文學的傳播方式。所以在戰國時期出現了中國第一個有名有姓的詩人,就是屈原,寫的《楚辭》。在文學史上春秋和戰國等於也是開了風氣之先,《楚辭》這種文體,和後來的散文,都是由先秦諸子把它們發展的非常發達。

那麼先秦諸子在哲學層面留下非常多各種各樣的學說,或者說是哲學思想。中國哲學史、哲學思想是按照朝代來劃分的,叫做:「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和宋明理學。」除了佛學是從印度傳過來之外,其他別的學說中都可以找到先秦諸子的一些思想影子。如果我們要去讀《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的話,你會發現它有一半到三分之二的篇幅,談的都是先秦諸子的思想,因為他們的思想極大的影響了後世的哲學家。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一季《東周列國》第二十四集《歷史變局》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遷:政治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遷:政治

春秋戰國是長達五百年的一個變局,這一場變局使得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社會管理方式、官制等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下面我們再談一下政治上的變化。

如果我們要看一看《史記》,裡面有一種體例稱作「世家」,《史記》是用十二「本紀」記述皇帝或者一個大朝代的歷史的,比如夏本紀、商本紀。那麼「世家」是記述諸侯的歷史;「列傳」記述普通人的;還有「書」記錄跟文化有關的;還有「表」就是時間,甚麼時間發生甚麼事。《史記》有這麼五種體例。其中「世家」在「二十四史」的後面二十三本中幾乎就沒有再出現過了,只有《新五代史》是一個例外,這就和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制度是有關係的了。

xtfy1-24-PB3-7

周朝實行「分封制」,我們在第二集中曾經談到過,天子分封諸侯;諸侯分封大夫;大夫也把封地分成不同的小區域,然後分封給士。那麼在分封制度中得到封地的這些人,他們的封地是世襲的、他們的身分也是世襲的。我們講過周實行的是「嫡長子繼承制」,諸侯的嫡長子繼位之後還是諸侯;國君的長子還做國君;那麼他手下的大夫死了之後,他的嫡長子接替他的位子,還做大夫。

所以說他的爵位和封邑是世世代代傳下去的,這個呢叫做「世卿世祿」,就是世世代代你的爵位和封邑全都是往下傳的。那麼「世卿世祿」就帶來了一個甚麼問題呢?就是說它是有一個家族往下傳封爵和封邑的世系,所以《史記》中就用「世家」來記述這一個家族的興衰史。

到了春秋末年、戰國時期,「世卿世祿」制度就開始瓦解,由於頻繁的進行戰爭,所以國君需要選擇有才能的人來領導軍隊,同時也需要有才能的人來治理國家,因為才能是不能世襲的嘛,所以說誰有才能就用誰。比如在春秋時候,齊桓公用管仲,管仲的出生非常的卑微。

所以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整個中國的官制從「世卿世祿」度轉變為「官僚制度」,也就是作為一個有才能的人,可以有你的封地和爵位,但是你的封地和爵位是不能夠往下傳的,一旦你要告老致仕、要回家了,那麼你的封爵和封邑全部都要交回來。

xtfy1-24-PB4-8

那麼到了秦國時期,它不再實行「分封制」,「世卿世祿」這樣的制度就徹底的被瓦解了,由於「世卿世祿」的瓦解帶來一個比較大的變化,也就是國家從「分封制」變成了「中央集權制」的國家。我們知道秦朝是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因為當時秦始皇在統一天下的時候,曾經下詔,問手下的大臣這個國家應該如何的管理?那麼其中有一個丞相叫做王綰,他說:像燕國、齊國、楚國、趙國這樣的地方,離我們中央政府非常遠,那要怎麼去控制那個地方呢?所以建議秦恢復周朝當年的「分封制」,把秦始皇自己家裡親貴子弟封到那個地方去做王。

當時廷尉李斯堅決反對王綰提出的分封建議,他說當時周武王在分封的時候,各個國家本來都是兄弟關係,非常的要好,但是傳了幾代之後,關係就越來越疏遠,到了戰國時期互相之間兵戎相見,過去的親屬關係也不算數了。如果說再恢復「分封制」的話,就會重啟戰國時期的大亂局面。所以他建議把國家的政體,從「分封制」改為「郡縣制」。

「分封制」是一個諸侯統治這個國家,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國家,他有自己的兵源,有自己的財政,有自己的人事任免權,所以就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邦國。但是改為「郡縣制」之後,所有郡縣裡的郡守,或者縣令,他不再是這個郡或者縣的主人,而只是在這個地方負責地方的治理。就像一個公司裡,他不再是公司的董事長,而是這個公司的CEO。「郡縣制」就等於是國家派遣官吏到一個郡或者到一個縣去治理那個地方,那麼他也不是從郡或縣中收來的稅收養活自己,他靠的是中央政府發給他的俸祿,所以這樣也就實現了秦國對整個國家的控制。秦始皇認為李斯的建議非常好,採納了這個建議之後,就把秦國分成了三十六個郡,郡下再設縣。

「郡縣制」其實在東周列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實施了,當時一些諸侯國在通過戰爭搶奪來土地,或者通過開墾荒地得到的土地,不再分給底下的大夫,所以諸侯就把這種地方置為郡,或者置為縣,在東周的時候郡和縣是平級的,邊遠的地方地廣人稀的,土地比較大人口比較少,這種地方置郡;那麼土地比較小人口比較稠密的地方置縣,後來隨著生產的擴張、生產的發展,很多過去是比較荒涼的郡,逐漸的人口開始多起來,那麼就把這個郡又劃分成不同的縣,這樣的話郡和縣就變成了郡在縣的上一級。

東周列國時期,「世卿世祿」的制度開始瓦解,「官僚制度」逐漸形成。國家的政治制度也從周代的「分封制」演變為秦朝開始的「中央集權制度」。我們看到,秦以後凡是試圖恢復或者部分恢復「分封制」,最後都釀成了戰亂,如漢景帝時的「吳楚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唐朝的「安史之亂」;清朝的「三藩之亂」等等。秦以後的兩千多年,中國的政治制度基本上為郡縣制。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一季《東周列國》第二十四集《歷史變局》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遷:軍事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遷:軍事

春秋戰國是長達五百年的一個變局,這一場變局使得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社會管理方式、官制等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下面我們先說一說軍事的變化。

xtfy1-24-PB2-8

公元前222年,秦國滅亡了楚國,在戰爭之前秦王曾經跟兩個將軍有一段對話,他問老將王翦,滅楚需要多少人?王翦回答說需要六十萬;秦王又問了另一員戰將李信,李信說只需要二十萬人。秦王覺得王翦是老頭子嘛,比較保守,李信是個年輕人,銳氣正盛,所以就收拾了二十萬兵馬,交給了李信。那麼王翦就稱病回家了。

李信是戰國時期秦國的名將。我們知道漢朝飛將軍李廣,李廣就是李信的後代,他們家是世代為將軍的。可是李信帶了二十萬兵馬到楚國的時候,最開始打得很順利,可是後來楚國的將軍項燕打了一個反擊戰,把秦國的軍隊給打敗了,所以李信敗回了秦國。那秦王呢就很生氣,他又想起了老將王翦,他就到王翦的家裡請王翦出來,王翦當時跟秦王講,如果讓我用兵的話,非六十萬不可。

那秦王就問了一個問題,他說過去稱霸諸侯的那些國家,像齊國也不過就是千乘之國,就是一千輛兵車,以每一輛兵車七十五人來計算的話,他的兵馬不超過十萬。現在要打楚國,卻需要六十萬兵馬,為甚麼需要這麼多的人呢?王翦就給秦王分析了,春秋時期的戰爭和戰國時期戰爭的不同,他說在春秋以前啊,諸侯國之間在作戰的時候,都是約好了日子,到這一天,大家來擺陣勢,叫做「約日而陣,陣而後戰」,擺好了陣勢之後,雙方才開始交戰。

在交戰的過程中「致武而不重傷,聲罪而不兼地」,雖然說雙方發生了戰爭要動用武力,但是不會使人受到重傷,同時它的目的是為了討伐對方的罪過,而不是為了兼併對方的土地,所以戰爭的時間非常短。而且「於干戈之中,寓禮讓之意」,就是古時候打仗並不是以殺人和兼地作為目標的。

而到了戰國時期「圍城動經數年,報級動以數萬」,動不動圍一個城就要攻好幾年,戰場上斬首就有好幾萬人。我們在講到「長平之戰」的時候曾經說過,一次戰爭趙國就陣亡了四十萬的將士。所以說到了戰國時候戰爭已經跟春秋時期完全不一樣了。

我們講到「吳越爭霸」,那是到了春秋末年了,一場戰爭從公元前476年打到公元前473年,就打了三年的時間。然後講到「三家分晉」的時候,戰國第一場戰爭就從公元前455年打到公元前453年。到了戰國時期,戰爭持續時間就變得非常非常的長。而春秋以前戰爭的時間非常短,甚至可能打一天就結束了,我們看「武王伐紂」也是,到了牧野之後,七十萬奴隸倒戈,一天這個戰爭就結束,那還是朝代更替,周滅商朝的最大的一場戰略決戰,它的結束也是非常非常快的。

春秋跟戰國時期的戰爭變化相當的大,這就帶來一個甚麼問題呢?就是在戰國時期出現了很多很多的軍事家,在戰國之前寫兵法的人很少,唯一留下的一本兵書,在春秋以前就是姜子牙留下的《六韜》,到了戰國時期由於戰爭非常頻繁,所以很多人都寫兵法,比如春秋末年齊國的司馬穰苴寫過《司馬法》;孫武寫了《孫子兵法》;戰國時期吳起寫了《吳子兵法》;孫臏寫了《孫臏兵法》;尉繚寫了《尉繚子》,就是基本上我們看到的兵書都是在戰國時期或者是春秋末年的時候開始出現的。

由於春秋和戰國時期的戰爭非常頻繁,也出現了如司馬穰苴、孫武、孫臏等傑出的軍事家,他們不僅百戰百勝,而且將用兵之道寫成兵法,這在軍事史上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歷史。那麼當然王翦跟秦王說了這一番話後就說服了秦王,於是給了王翦六十萬兵馬,那麼王翦也靠這六十萬兵馬滅掉了楚國。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一季《東周列國》第二十四集《歷史變局》

儒家文化的核心(下)

儒家文化的核心(下)

那麼在「仁」下面的話就是「義」,甚麼叫做「義」呢?「義」這個字在字典中的解釋就是一件事情應該去做,那麼一件事情到底應不應該做?憑甚麼來判斷?那麼當然君子和小人在這方面是有分別的,這叫做「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從道德來判斷這件事情應不應該做;小人是從利益出發,來判斷這件事情應不應該做,這也是君子和小人之間的分別。

儒家的「義」指的是如果一個事情在道德上應該做的話,就應該全力去做,簡單的說就是為做而做,一件事情不考慮它是否能夠做成,首先在道義上它是應該做的,那麼就竭盡全力去做。那麼如果一個人竭盡全力去做了,仍然沒有把一件事情做成,孔子就把這樣的情況歸為「天命」,也就是天的意旨。

孔子的一生就是對「仁」、「義」、「知天命」思想的實踐,他生活在一個社會大變動的時期,政治大動蕩的時期禮崩樂壞,孔子周遊列國,他像蘇格拉底一樣逢人必談,他希望君、臣、父、子都能過上有道德的生活,但是卻沒有甚麼人真正的採納他的主張,儘管他碰了很多壁,吃了很多苦,但孔子從不後悔。因為他做這件事情就是出於「義」,是一種道德上的考慮,是為做而做。

孔子曾經講過這樣一句話:「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就是說君子要出仕做官的話,是為了推行自己的理想,至於說我的理想在這個社會是不能實現的,我早就已經知道了。所以孔子抱著這樣一種心態,儘管他知道他不會成功,但是他仍然竭盡全力去做。這裡所講的「天命」,這就是天的意旨,或者說是宇宙的規律,或者說是神的安排,那已經是超出孔子控制之外的事情了。

很多人認為相信天命會讓人消極,如果從孔子對「義」和「天命」的解釋,我們就會看到,相信「天命」不但不會讓人消極,反而會讓人豁達,正因為在孔子的心目中沒有做成和做不成這一說,只要自己盡力去做就沒有甚麼可後悔的,所以這樣的人他的心中就永遠沒有憂慮,因為他不會為結果而縈懷,所以孔子又說「君子坦蕩蕩」,他從來不會為了結果而感到憂慮,同時孔子又說「仁者不憂」,孔子認為懂得了「義」和「天命」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因為他出於道義做事,而對於結果如何毫不縈懷,所以孔子講「君子喻於義」,又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孔子一直到五十歲的時候才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剛才我談到孔子在講述自己一生的時候,他說「吾五十而知天命」,而在這個時候,孔子開始了另外一種愛好,就是攻讀《易經》。我們知道《易經》就是講宇宙運行規律,包括人事變化的一本書,孔子晚年的時候喜歡讀《易經》。成語「韋編三絕」就是講孔子翻閱《易經》把穿竹簡的牛皮繩子翻斷了三次。

孔子的一生非常坎坷,他小的時候家裡很窮,所以孔子說「吾少也賤,故能多鄙事」就是我從小的時候,家裡邊就很窮,他做過管理倉庫的小官,也管過放牧牛羊的工作。孔子他的身分是「士」,大家知道這在春秋戰國年間,社會地位最高的是周天子,周天子下面是諸侯,諸侯下面有大夫,大夫下面有士,這四個階層是貴族階層,在孔子生活的時代,只有貴族是可以受教育的,也就是說孔子作為一個士人,他有受教育的權利。

但是比士更低一級的就是庶民,他們是沒有受教育的權利的,而孔子他提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主張,叫做「有教無類」,就是我不管你出生到底是貴族還是平民,只要你交學費上來,那麼孔子就教你,所以孔子他促成了學術的下移,打破了過去學在官府的傳統,過去的學術是由官府來壟斷的,而孔子把學術或者說對學問的探討,普及到了整個社會,所以很多人認為孔子是中國第一個平民教育家。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一季《東周列國》第八集《吳越爭霸》

儒家文化的核心(上)

儒家文化的核心(上)

子貢由於他的才能和高超的辯論遊說技巧,使得他在列國的權貴間名聲鵲起,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這樣寫道:「七十子之徒,賜最為饒益⋯⋯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孔子弟子中子貢最為富有,他每到一個國家,那些國君都對他非常的尊重,而他卻是孔子的弟子之一,這樣就更為孔子贏得了許多尊重。然而也有人因為子貢的財富和辯才,認為子貢比孔子更加高明,魯國的大夫就公開在朝廷上說:「子貢賢於仲尼。」

子貢聽到這種評價後說:「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意思是說自己的那點學問本領,好比矮牆裡面的房屋,誰都能看得見,而孔子的學問本領,則好比數仞高牆內的宗廟景觀,不得其門而入,何況能尋得其門的人又很少,正因如此,諸位才有這樣不正確的看法。那麼孔子又是個甚麼樣的人呢?

孔子是個聖人,也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很多人把孔子稱為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自述自己的生平時曾經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學說很博大,很多人認為孔子的學說核心在於禮和樂,當然孔子確實很重視禮樂,但是其實孔子學說的核心卻是「仁」。孔子講一句話:「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不是一個仁人的話,要禮和樂又有甚麼用呢?

我們今天簡單的介紹儒家的三個概念:「仁」、「義」和「知天命」。

孔子是把「仁」排在首位的,「仁」通俗的講就是愛人,當然這種愛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人與人之間的你情我愛,也不是以親情,或者是家庭的親緣關係來決定愛一個人,或者是不愛一個人。孔子這種愛人可以說是「博愛」,這種愛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叫做「推己及人」,就是我自己覺得好的,那麼我希望別人也同樣能夠得到,比如說有的人他希望得到名譽、有的人希望得到學問。那麼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個道理在儒家也被稱為「忠道」。那麼「推己及人」的反面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說我不喜歡的,那我也不推給別人,這個道理在儒家也被稱為「恕道」。所以說孔子講「仁」,但是也有人說孔子的道是「忠恕而已矣」。

當然孔子講的這種愛並不是無原則的,他是有一個道德的判斷在後面,並不是愛所有的人,比如說孔子曾經講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就是說一個有仁心的人,他會真心喜歡一個人,也會真心討厭一個人,當然討厭一個人,實際上是指討厭這人不當的行為,或者說是不良的道德,當然能夠做到這點是需要一定的原則的,也是需要有勇氣的,有的時候你真想討厭一個人的話,也是會得罪人的。

但是孔子也非常厭惡那種做老好人的人,他把這樣的人稱為「鄉愿」,孔子說這些人是「德之賊」,他們是損害道德的人,他們好像是做好人,好像是誰都不得罪,見到壞人他們也不敢得罪,而恰恰是因為他們的姑息與縱容,才形成了壞人行惡的土壤!子貢問孔子說:鄉裡邊的人都喜歡一個人,這個人是個好人嗎?孔子說不見得。子貢又說鄉裡邊的人都討厭他,那麼這樣的人難道是個好人嗎?孔子說也不見得。子貢說那甚麼樣的人算好人呢?孔子說鄉裡邊的好人喜歡他;鄉裡邊的壞人恨他,這樣的人才是一個好人!這個就是我上面講的「仁」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則立人,己欲達則達人」、「推己及人」。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一季《東周列國》第八集《吳越爭霸》

百里奚「相堂認妻」和「泛舟之役」

百里奚「相堂認妻」和「泛舟之役」

newsletter-may-2018-article02-2

 

第三個關於百里奚的故事,叫做「相堂認妻」。百里奚成為了秦相以後,他被五張羊皮贖回來的事情在很多國家就傳開了,他的妻子杜氏本來在家鄉獨自扶養兒子生活,但是後來實在是太窮了,就到別的地方去要飯,輾轉流落到了秦國。聽說秦國的大夫是百里奚,她就想看一看是不是她的先生,但是百里奚總是乘車外出,她看不太清楚也不敢相認,因為已經30多年沒見面了。

後來杜氏就在相府謀了一個洗衣服的差事,浣衣,給人洗衣服,她很勤快幽默又會唱歌,所以大家都挺喜歡這個老太太的。有次百里奚在宴客的時候,杜氏就跟樂工說,我這個人會彈琴也會唱歌,能不能讓我表演一次?樂工就把琴給她,她彈奏的曲子非常的淒婉哀怨,樂工覺得自己彈得都不如杜氏彈得好。杜氏就唱了首歌,大概的意思是說:百里奚,五羊皮,你記不記得當年你離家的時候,我拉著你的衣服哭泣,而且你沒有飯吃,當時我劈了門閂燉母雞;現在你作為秦國的相,身上穿著紋繡,但是我卻在給別人洗衣服;你現在富貴了,還記不記得你當年的妻子?

百里奚聽到這歌就很吃驚,他就把杜氏叫到跟前,一看果然是他的妻子,夫妻二人30多年沒見面了,相持大慟,然後百里奚就問她說兒子在哪裡?杜氏說兒子出去打獵了。百里奚就把他的兒子也找來,他的兒子就是後來秦國的一個大將,叫做孟明視。當時秦穆公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就祝賀他們,賞了一些錢,而且把他的兒子孟明視也拜為大夫。

 

newsletter-may-2018-article02-3

 

最後一個故事叫做「泛舟之役」,百里奚在當了秦國國相之後,秦穆公曾經「三置晉君」,就是他曾幫助晉國指定國君三次。因為最開始晉國國君是晉獻公,晉獻公的兒子中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弟弟夷吾,一個是哥哥重耳。重耳就是後來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晉獻公死了之後,國家發生一些內亂,當時夷吾就請求秦穆公把他送回晉國做國君,當時的條件是說,如果你把我送回晉國做國君,我就把黃河以西的八個城池全部割讓給秦國。秦穆公就同意了,同意之後就把夷吾送回晉國,這就是晉惠公,這一年是公元前650年。

晉惠公夷吾回到晉國之後立刻就反悔了,為甚麼呢?之前他在跟秦穆公談條件的時候,他只是個匹夫,晉國的國土沒有一寸是他的,所以他說割讓城池,割的毫不心疼,等他一回去做了國君後,那八個城池就是他的了,就捨不得了。所以他跟秦穆公說:不然那八個城就算了吧。這樣晉惠公等於是背盟,這人沒有信義。

秦穆公當時想了想,忍下來了,沒有跟他計較,也沒有打。到了晉惠公做國君第四年的時候,晉國發生了天災,當時晉國老百姓就沒有吃的。晉惠公就向秦國請求借給他糧食。當時秦國有一個將軍丕豹,丕豹當時就跟秦穆公說不能借給晉國糧食,這晉惠公是一個沒有信義的人,我們應該趁著晉國鬧饑荒的時候去攻打他們。

百里奚這時站出來了,他說:晉國的國君得罪了我們大王,晉國的百姓又有甚麼罪呢?如今他們鬧饑荒,我們應該去賑濟晉國的百姓!秦穆公真是有王者之風!他就聽從了百里奚的建議,大開糧倉,從汾水、渭水、黃河三條水道,從秦國的都城雍(今陝西西安)向晉國的都城絳(今山西曲沃縣)運送糧食。同時陸路也在運糧,三條水路上的船隻和地上的車隊,首尾相接800里這麼長,把秦國的糧食大量的運到晉國去,這在歷史上稱為「泛舟之役」,是相當有名的一件事情!

秦穆公用了這麼多的糧食,做了這麼大的犧牲,不計前嫌的去賑濟晉國,到第二年的時候,換秦國遭災了,而晉國則是大豐收,秦穆公說今年因為我們遭災了嘛,我們向晉國借糧,至少把去年借的糧食還給我們。派了一個大臣去跟晉惠公商量。晉惠公一看秦國遭災了,立刻說這是攻打秦國的一個好機會!這人真是一個喪心病狂的人啊!一個以怨報德的小人!晉惠公就準備出兵去攻打秦國。

秦穆公大怒,立刻起兵迎戰,雙方在韓原交戰,歷史上稱此戰役為「韓原之戰」,在「韓原之戰」中,秦穆公的兵少,糧食也不足,在戰爭初期是失利的。秦穆公被晉國士兵給包圍起來,就在非常危險的時候,突然衝出來300個野人。那時候住在都城裡邊的人叫做國人,都城以外的叫做野人,這300個野人拿著大砍刀逢人就砍,武功其高,奔走如飛,就把晉兵殺散了,把秦穆公給救了。

秦穆公問他們是誰,野人說我們是來報恩的!原來在幾年以前,秦穆公有次丟了幾匹好馬,非常好的馬,就派官吏去查,一查發現這幾匹馬被這些野人給吃了,當時官吏就要把這些人抓起來以正刑法,秦穆公說我怎麼能夠因為馬去殺那麼多的人呢?為了幾匹馬殺人,他說:我聽說吃了好馬的馬肉,如果不喝酒的話,人會生病的。就送好酒讓他們喝。秦穆公不但沒有殺掉這些人,還送他們酒。這些野人他們知道後非常的感動,這一次他們是來報恩的。

秦穆公這種王者之風,也給自己多了一條出路,這些野人不受封賞,再拜而去。他們不但救了秦穆公,而且把晉惠公也抓起來了。這樣一個喪心病狂的小人,秦穆公怎麼對待他呢?秦穆公以諸侯之禮接待他,而且還把他放回了晉國。晉惠公回去之後也覺得很沒面子、很慚愧。於是就答應秦國把河西八城割讓給了秦國。

 

從這四個百里奚的故事中,大家可以看到百里奚的人品。看穿晉獻公「假途滅虢」之計,是他的「智」;貧窮時不到晉國做官,是為「忠」;推薦有才能的朋友蹇叔,並使他位居自己的上位,這是「義」;富貴不拋棄自己的妻子,「相堂認妻」,這是「不忘本」;勸秦穆公賑濟晉國的饑民,這是「仁」。

秦穆公在百里奚的輔佐下,吞併了十二個戎國。在西面更是把中原文化向西域傳播;同時由於這些戎國的加盟,使得秦國國力大大的增強;又因為以德撫而力征,得到了西河地區,把秦國的國境拓展到了黃河的邊上,這也為秦國後來爭霸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一季《東周列國》第十二集《王霸殊途》

春秋名相「五羖大夫」百里奚

春秋名相「五羖大夫」百里奚

newsletter-may-2018-article01-2

 

商鞅不懂王道和霸道的差別,將自己比喻為春秋名相百里奚,那麼我們就來講一講四個關於百里奚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叫做「假途滅虢」,百里奚是楚國人,家鄉在宛(今河南省南陽市)。百里奚年輕時非常窮,到30多歲的時候才結婚,娶了一個妻子叫杜氏,生了一個孩子。

後來家裡邊實在太窮了,他的妻子杜氏說,乾脆你出外看看有沒有能夠施展你的才華、做官的機會吧!當時家裡邊沒有吃的,杜氏把唯一一隻下蛋的母雞殺掉,然後家裡邊沒有柴火,杜氏就把門閂劈了,把雞燉了,讓百里奚飽飽的吃了一頓,就把他送走了。

百里奚先到宋國,後來又到齊國,因為沒有人引薦,越發的窮困潦倒,只好在齊國要飯。他在要飯的時候,碰到一個人叫蹇叔,蹇叔和他聊天之後,發現百里奚這人非常有才華,於是就幫助百里奚,可是蹇叔也很窮,所以百里奚就在蹇叔的家鄉給別人養牛,他養牛的功夫很好,把牛羊養得膘肥體壯。後來百里奚覺得大丈夫不能總是這樣,他就想出仕,就到了虞國,由於他的才華,到虞國之後就成為中大夫。

虞國是一個很小的國家,它跟晉國接壤,同時跟晉國接壤的另一個國家叫虢國,當時晉國的國君是晉獻公,晉獻公想把虢國和虞國都滅掉,但是虞國和虢國這兩個國家是互相支援的,你打虢國,虞國就幫助虢國;那麼打虞國的話,虢國就幫助虞國,所以怎麼辦呢?晉獻公就去離間它們,晉獻公準備了幾匹馬和一塊非常漂亮的寶玉送給虞國國君,他跟虞國國君講,說我現在想借你們國家的道去征伐虢國,我把我的好馬和寶玉送給你,作為借道的買路錢。

虞國國君是一個很貪婪的人,他看到馬和玉之後非常喜歡,就準備答應,當時他手下一個大夫宮之奇就阻止他,不讓虞國國君做這個事。宮之奇說:虞國和虢國就是嘴唇和牙齒的關係,「唇齒相依,唇亡齒寒」,如果你把虢國出賣給晉國,晉國一旦滅掉虢國,我們虞國也不會倖存的。

 

結果虞國的國君不聽勸告,同意了晉國的借道,晉國在把虢國滅掉之後,返回來順手把虞國也滅了,這故事留在《三十六計》中的一計—「假途滅虢」,這故事發生在公元前655年。

 

百里奚當時去虞國當大夫的時候,蹇叔就跟他講,他說現在這樣一個亂世,有很多的國家,你一定要選一個賢明的君主去投靠,為甚麼呢?因為在這樣的一個亂世,如果一個君主要糊塗的話,肯定有禍患臨頭,你去投奔一個糊塗的人,當禍患臨到這個國家的時候,你是跟他共患難呢?還是不跟他共患難呢?

你跟他共患難,那便是「不智」,因為你知道他糊塗,將來必有禍患,你還到他這兒,最後不是給自己招來禍患嗎?這就叫「不智」;可是如果你不跟他共患難,則是「不忠」,你都已經到這個國家出仕了,就應該忠於它,和它共患難。所以你要是找上一位糊塗的國君,你就只能在「不智」和「不忠」之間做選擇了。

百里奚說:哎呀,我實在太窮了,既然有這麼一個機會可以施展才華,我管不了這麼多了。他就到虞國去做大夫。他當時也勸虞國國君不可以借道,但是國君不聽勸。最後虞國被滅的時候,百里奚也被抓起來關到監獄裡了。後來晉獻公聽說百里奚這個人很有才華,他就問百里奚願不願意到晉國來做官?

百里奚說我跟著虞國國君已經是「不智」了,因為他糊塗嘛。可是我如果再投靠晉國的話,我不是既「不忠」又「不智」了嗎!我這兩全占全了。他說算了吧,我已經「不智」了,不能再「不忠」了,所以他就拒絕了晉獻公的要求。

當時晉國正好要跟秦國聯姻,晉獻公要把他的女兒嫁給秦穆公,於是就把百里奚作為陪嫁,送往秦國。百里奚一想:我這人都快70歲了,還要到那兒去做奴僕,這實在感覺很不好。於是百里奚就跑掉了,他往家鄉楚國跑,結果被抓住了,之後就讓他給楚國養牛,所以百里奚就在楚國繼續養牛。

秦穆公在娶了晉獻公的女兒之後,一看這個陪嫁名單,怎麼少了一個人哪?一看這人是百里奚,百里奚當時已經很有名了,大家都知道他。秦穆公就說得把這個人找到!這個人這麼有才華!我需要花多少錢把他贖回來呢?

newsletter-may-2018-article01-3

接著是第二個故事,叫「五羖大夫」。當時秦穆公手下有一個大夫叫公孫枝,公孫枝說,您千萬不能花很多錢,因為現在楚國還不知道他是一個賢人,你一旦把那麼多錢送過去,說要贖他的話,那楚國人不就知道百里奚的價值了嘛!楚國人自己就留著了,不會給你的!乾脆就用贖一個最普通奴隸的價格去贖回他!於是秦穆公就拿了五張黑羊皮到楚國去,說我有一個逃犯,我希望把他引渡回我們秦國去。

當時很多跟百里奚關係不錯的人,聽說百里奚要被抓過去就哭啊。百里奚就笑了,百里奚說像我這樣一個老頭,他還拿五張黑羊皮來贖,這根本就不值得。他肯定是要把我找過去,要用我的!他就笑著上了囚車到了秦國。

百里奚到了秦國之後,秦國國君一看,有點失望,他說:哎呀,你看你都已經70歲了,這麼老了。百里奚說:當年周文王在渭水邊上找到姜子牙,拜姜子牙為軍師的時候,姜子牙已經80歲了。我現在才70歲,你讓我去山上跟猛虎格鬥的話,我是老了一點,可是如果你要讓我給國家出主意的話,我比姜子牙還年輕10歲呢!

秦穆公覺得這老頭說話很有意思,就問百里奚說:那你對秦國未來的發展有甚麼看法嗎?百里奚就講了一段非常到位的話,他說:秦國現在的都城在雍(今陜西西安一帶),這是當年周文王和周武王發跡的地方,這裡山如犬牙、原如長蛇,這地方風水好得不得了!是王業所基!秦國佔據了這麼一塊有王氣的地方,那就是未來發展的一個很好的基礎!

秦國西面全是戎國,第一,戰鬥力很低,生產力不行,武器不精良;第二,戎國國家小,我們可以把戎國一個一個吃掉,得到土地我們可以耕作,得到士兵、百姓可以作為我們秦國的士兵,這樣我們土地有了、人口也有了,將來哪天中原有變的時候,就是我們成王業的基礎!我們就可以跨過黃河向中原圖霸!

百里奚幾句話就說到了秦穆公的心裡,秦穆公說你太有才了!我給你一個上卿的爵位,這可是最高的爵位!百里奚說我不要這個爵位,因為我有一個朋友叫蹇叔,他的才能勝我十倍!我希望你能夠把蹇叔請來,我願意做他的副手!於是秦穆公就把蹇叔也請到了秦國,兩個老頭到了秦國,輔佐秦穆公至少有20多年的時間,快到100歲的時候他們倆才相繼去世。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一季《東周列國》第十二集《王霸殊途》

「刎頸之交」和「負荊請罪」的故事

「刎頸之交」和「負荊請罪」的故事

獲得了在「澠池會」上的外交勝利之後,趙王占了很大便宜,很有面子、很風光的回到趙國,還帶了一個人質回來,所以他覺得藺相如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了,於是就命令藺相如為上卿,就是一國最高的爵位,位在大將軍廉頗之上,所以廉頗就很不高興。

廉頗說我這樣一個將軍,有攻城野戰之大功,出去打仗的時候風餐露宿,冒那麼大的危險九死一生為趙國開疆拓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之勞,而位居吾上。藺相如就這麼說說話就爬到我的上面去了。他說將來如果有天見到藺相如的話,我一定要侮辱他一下,藺相如聽到這話之後就不上朝,為了避免跟廉頗相見。

有次藺相如出去的時候,遠遠看見廉頗的車駛過來,藺相如馬上命令自己趕車的人把車趕到旁邊胡同裏邊去,等到廉頗的車子過去以後他才出來,所以廉頗在外邊更加趾高氣昂,藺相如不敢惹我是吧!他覺得自己牛得不得了,那麼藺相如手下的那些門客們就面子上掛不住了,他們跑到藺相如面前跟藺相如說,說我們拋棄自己的家庭,拋棄自己的土地,來跟你是為甚麼呢?是因為你是一個大丈夫啊!那你怎麼現在這麼窩囊?你的爵位比廉頗高,你不但不敢跟廉頗爭,哪怕是在大街上見到他都跟耗子見了貓一樣,我們實在是太沒面子了,如果你這樣懦弱的話,我們就不跟著你了,我們都走了。

藺相如說你們先別走,我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覺得廉將軍和秦王誰更厲害?還用說嗎?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說對啊,他說以秦王如此的威勢,我藺相如都可以在朝堂上喝斥他,而且辱其群臣,像我這麼一個人雖然說不怎麼爭氣,但是我難道會怕廉將軍嗎?我只是想這麼一個問題,這在《史記》裏邊是很有名的一句話,他說「顧吾念之」,我就想這麼一件事:「彊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彊秦之所以不敢打我們,「徒以吾二人在也」就是因為害怕我和廉頗,我之所以不跟他爭「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我是把國家大事放在前面,把我個人的恩怨放在後面。

底下門客聽完之後很感動,後來這件事情就傳出去了,傳到了廉頗那裏,廉頗聽到之後慚愧得不得了,於是他就把自己的上衣都脫了,光了脊梁在身上綁了一個藤條,然後到藺相如的家門口,跪在門口,這就是「負荊請罪」,荊就是藤條,意思就是我犯了罪,打我一頓吧。藺相如一看廉頗負荊請罪,藺相如也很感動,出了門把廉頗扶起來。廉頗說「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像我這樣一個見識淺陋的人,沒有想到你是如此的大度!於是兩人握著手就相持泣下,結為「刎頸之交」。「刎頸之交」和「負荊請罪」這兩個成語就是這麼來的。

我們這裏要說一下,其實藺相如不是僅僅是有口舌之勞,他也是領軍打過仗的,按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記載,他曾經派兵攻打過齊國,一直打到齊國一個叫平邑的地方。其實如果沒有藺相如「將相和」這段故事的話,藺相如他只是一個智勇雙全的人,他去騙秦王把和氏璧騙回來,完璧歸趙,非常勇敢。但是有了他「將相和」故事之後,我們就可以看到他是一個非常寬容大度的人。

藺相如靠自己的謙下去贏得別人的人心,謙下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美德,藺相如可以說是大丈夫能屈能伸,在敵人面前的話剛烈;在自己同僚面前他謙下。老子講過一句話:「江海之所以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就是說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河流匯聚的地方,是因為他把自己擺得比所有河流都要低。那麼藺相如就是以謙下贏得同僚真正的尊敬。司馬遷對藺相如有一個評價:「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一季《東周列國》第十九集《完璧歸趙》

「完璧歸趙」的藺相如

「完璧歸趙」的藺相如

在趙惠文王十六年的時候發生了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完璧歸趙」,這年趙惠文王得到了一塊和氏璧,當時秦昭襄王就寫了一封信跟趙王商量,他說聽說你得了一塊非常美的美玉,所以願意以十五座城作為代價,希望來交換這塊玉。

當時趙何就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了,如果你不給呢,秦國很強大,要來打你把東西搶過去你是無可奈何的;可是你給他的話呢,他也可能是個騙子,玉到手之後是不會給你城池的。趙惠文王就跟底下的人商量,大家都沒主意。

趙惠文王手下有一個宦官叫做繆賢,繆賢他就推薦了一個人,這人就是藺相如。藺相如這人是一個很懂政治,也很懂得人心理的這麼個人,當時繆賢給趙王講了個故事,他說藺相如是他的一位門客,有次我犯了罪,得罪了大王,所以說我就想逃到燕國去,藺相如就攔住我,問我要逃到哪裏?我說要去燕國,藺相如就問我說:你了解燕國的國君嗎?我說了解啊!藺相如就說:你怎麼了解他的呢?

然後繆賢就講:有次趙國和燕國兩國搞一些外交禮儀活動,兩個國君見面喝酒,在宴會上燕王偷偷拉住我的手對我說:希望能和你交一個朋友。因為這樣,我覺得燕王還是挺重視我的,挺看重我的,所以我就想去投奔燕王。藺相如說:燕王重視的不是你,他重視的是你這個位置,因為你是趙王的寵臣,而趙國強,燕國弱,他是希望借助你和趙國搞好關係。如果你因為得罪了趙王而跑到燕國去的話,他馬上就會把你抓起來,送回給趙王做一個人情,怎麼會庇護你呢?!繆賢一想就明白了。

很多人其實想不明白這個問題,別人對你客氣,可能不見得是對你好,看重的是你的權力,或者是看重你的財產,或者看重你能為他做甚麼事情。繆賢當時這個事沒想明白,被藺相如一語道破。所以繆賢就覺得藺相如是一個很懂得人物心理的人,他就問藺相如現在怎麼辦?燕國也不能去,不是沒退路了嗎?藺相如說你犯了這個事兒,是一個很小的事情,你只要去誠心誠意的向大王認個罪,大王是不會把您怎麼樣的。

繆賢就聽了藺相如的話,「肉袒伏斧質」就是把自己的上衣脫光了之後,躺在砧板上表示自己要認罪,果然趙王就赦免了繆賢,所以繆賢認為藺相如是一個人才,他就把藺相如推薦給了趙王。趙王於是召見藺相如,他問藺相如寶玉是應該給還是不應該給?

藺相如他沒有去分析利害、分析是非、或者分析曲直,他說如果秦國出了這麼大的價錢,我們還不肯給的話,那我們趙國就理虧了。如果我們給了秦國,但他不給我們城池的話,秦國就理虧了。現在趙國軍事上已經是弱勢了,我們跟秦國相比,在道德上我們不能再處於弱勢,所以我的想法是:應該把玉送給秦國。

趙何還是有點兒猶豫,那如果秦國不給我們城池怎麼辦?藺相如就說了一句很著名的話:「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完璧歸趙」的成語就是這麼來的。於是藺相如就帶了寶玉到了秦國,到了秦國之後,秦昭襄王很得意,要拿寶玉過來看,看完之後他又傳給大臣看,大臣看完之後又傳到後宮給美人看,隻字不提要給趙國十五座城的事。

藺相如當時一看寶玉已經給了秦王,要想完璧歸趙的話怎麼辦?他就必須得做兩件事--第一件事:得把寶玉給騙回來,騙到自己手裏邊去;第二件事:他得想辦法把寶玉送回到趙國去,這中間是需要時間的。於是他就撒了兩個謊,他跟秦王說「璧有微瑕,請指示王」說這個寶玉上有一個小黑點,你沒看見,我要給你指出來。

秦王說就把寶玉交給了藺相如,藺相如拿到了寶玉之後,他就開始退、退、退,就退到了一個柱子旁邊,背靠著柱子,為甚麼呢?因為這樣後面不會有人來搶,等於是柱子把他擋住了,他拿著寶玉之後斜著眼睛看著柱子,然後跟秦王講,他說:當時我來送寶玉的時候,很多人就懷疑秦國是不會給趙國城的,但是我認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普通老百姓互相之間說話都是算話的,何況秦國這樣一個大國的國君!

所以我就把這個寶玉帶來了,沒想到大王拿到寶玉之後如此的輕慢,不但給大臣看,還傳給後宮的美人,我看你是根本沒有一點誠意要把十五座城給我們。如果你要逼我的話呢,今天我的腦袋就和這個玉一塊撞碎在這個柱子上!然後他就做出一個要跟這個寶玉一塊撞碎的樣子。

當然秦王就很緊張了,他說你不是要十五座城嘛,等一下,然後他就把有司叫過來,拿地圖來,說哪座城、哪座城,藺相如一看就知道他沒誠意要給。然後藺相如就撒了第二個謊,他說我在來秦國之前,我們趙王非常重視這件重大的外交活動,所以他當時沐浴齋戒,就是不喝酒、不吃肉、不碰女人,一共五天的時間,然後恭恭敬敬的寫下國書,讓我把寶玉送過來。如果大王想要得到這塊寶玉的話,請你在宮殿裏邊也齋戒五日,然後要設下九賓之禮,最隆重的外交禮節來迎接這塊寶玉,這樣我才可以把寶玉給你。

秦王一看寶玉在藺相如手裏邊,也沒辦法嘛,就答應了。藺相如就回到了自己的館驛,藺相如撒了第二個謊為的是爭取五天的時間,可以把寶玉偷偷的走私出秦國。他一回到館驛,馬上要一個手下穿上粗布衣服,打扮很窮的樣子,然後把寶玉纏在身上,從小道偷偷的回到趙國去了。

過了五天以後,秦王在朝堂上設九賓之禮,準備迎寶玉,傳藺相如進來,藺相如當時進來時,大搖大擺,兩手空空,秦王說寶玉呢?藺相如說寶玉已經送回去了,送回趙國了。秦王就很怒,藺相如就說,他說秦國從秦穆公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二十多個國君了,沒有一個國君不是騙子!他就給他舉例子:張儀欺楚呀、商鞅欺魏呀、孟明欺晉,給他舉了一些例子,說秦國的國君從古到今從無信義,所以說我非常害怕一旦把寶玉給了你,大王不給我們城?

現在天下大勢是這樣的,秦強而趙弱,如果你把十五座城給趙國的話,趙國是不敢不把玉給你的,所以我的建議是你先把城給趙國,然後趙國再把寶玉給你,這就像做生意一樣,款到發貨、貨到付款。那麼當時秦王就很生氣,底下大臣也非常生氣,藺相如最後還說了一句話:我知道我欺騙了大王是犯死罪的,請把大鍋架起來,我可以跳到油鍋裏邊去。當時秦王看到藺相如這麼無畏,而且他講話慷慨激昂,好像自己很占理的樣子,所以秦王說:哎呀,算了算了,即使殺了你,寶玉也不會到我們秦國來的,你還是回去吧。反而是把藺相如禮送回到了趙國。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一季《東周列國》第十九集《完璧歸趙》

中國歷史的獨特之處

中國歷史的獨特之處

xtfy03-EP27-10

說到歷史,我們都知道,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歷史記載最長的一個民族,它有上下五千年的時間,最為難能可貴的呢,是中國的歷史記載,五千年從來都沒有中斷過,既有官方的修史,也有民間整理的史料。

中國從漢代以後留下了一個傳統,叫做「隔代修史」,「隔代修史」就是一個王朝的皇帝,他會指定一個史官,這個史官會詳詳細細的記載當時這個時代發生的所有大事,包括天災的情況、經濟、政治、軍事、官制、包括大臣向皇帝說了甚麼話、皇帝怎麼批復等等等等,都會記載下來,然後把這些原始的資料放在史館中存放起來。等到一個王朝滅亡之後,下一個王朝的皇帝會指定一個傑出的儒生,把這些原始的資料拿出來,經過整理變成上一個朝代的正史,這個就屬於官修正史。

我們知道在「二十四史」中的很多史書,都是屬於官修正史,比如像西晉的時候,陳壽俢的《三國志》,這就屬於官修正史,後面的《舊唐書》、《新唐書》、《宋史》、《元史》、《明史》等等,它都屬於官修正史。

除了官修正史之外,還有一些民間私人的修史,最典型的就是漢代司馬遷寫的《史記》,他是自己想做這件事情,並不是漢武帝讓他做的,因為他的父親是做太史的,他的父親在臨死之前,握著司馬遷的手,要求司馬遷一定要完成這樣一部《史記》,司馬遷留著淚答應了他父親的請求。所以後來司馬遷就把從黃帝到他所生活的漢武帝年代的歷史,整理成為中國的第一部「紀傳體」的「通史」,這個呢,就是《史記》。北宋的大文學家歐陽修,他寫《新五代史》,這也是「二十四史」之一,那麼這也屬於私人修史。

中國的歷史,基本上有兩種記史方法,一種叫做「紀傳體」,像《史記》就屬於「紀傳體」,甚麼叫做「紀傳體」呢?「紀」就是「本紀」;「傳」就是「列傳」,簡單說就是記載人物的故事,像司馬遷的「本紀」或者「列傳」,每一篇都是講一個人的故事,基本上是這樣,比如說 《秦始皇本紀》講的就是秦始皇的故事;《項羽本紀》 講的就是項羽的故事;《老子韓非列傳》講的是老子跟韓非子。它是以人物為中心,來進行寫作,這就叫做「紀傳體」,是司馬遷首創的。

在這之前還有一些記史的方法,比如說中國的第一部「編年體」的史書叫《左傳》,這是春秋時候,一個叫左丘明的人寫的,那麼「編年體」史書的特點,它不是以人物為中心,它是以年代為中心,某年發生甚麼事、某年發生甚麼事。那麼後來還有一些非主流的記史方式,比如說《國語》是「記言」的,就是記人們平時說話;《戰國策》 屬於「國別體」,就是記述一個國家的歷史,這都是不太一樣的。後來還出了一種「紀事本末體」,就是以事件為中心的寫史的方式。

xtfy2-39-12

中國的歷史,像司馬遷寫的《史記》,它的歷史跨度時間是三千年,這個是一個非常不可思議的數字!我們知道西方的第一部歷史,是希羅多德寫的,就叫做《歷史》,希羅多德後來被稱為「歷史之父」,他所寫就叫《歷史》,他所記載的是古代希臘跟波斯之間的一場戰爭,它的時間跨度不過是五十年。

就是寫了五十年歷史的希羅多德,就被稱為「歷史之父」,就他好像是寫史書的開創者一樣,後來還有一個叫修昔底德的,寫了一本《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他講的是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一場戰爭,時間跨度不過是二十幾年。可是《史記》呢,它的歷史跨度是三千年,超過《歷史》這本書和《伯羅奔尼撒戰爭史》這本書,六十倍到一百倍,所以中國的歷史啊,它具有很多西方歷史記載不可比擬的一些優勢。

而且司馬遷他寫歷史,並不僅僅是只是記述發生了甚麼事情、誰說了甚麼話等等,在《史記》中涉及到很多面向,比如天文、水利、禮儀、音樂,還有關於甚麼地方有甚麼出產、商業運作的情況、包括諸子百家的哲學思想等等等等。所以中國的歷史記載是一個綜合性的史書,不是單單只記述了一些事情,像《史記・天官書》裡講的就是天上日月星辰的排列,跟地上人事之間的對應關係。

中國的歷史記載非常具有系統性跟綜合性,而且不只是這樣,中國《史記》講的不僅僅是中國的歷史,它還包括當時中國人目力所及的其它國家,或者是少數民族的歷史,比如說《大宛列傳》講的就是西域大宛的歷史;《西南夷列傳》講的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歷史;《朝鮮列傳》 講是朝鮮半島的歷史。所以《史記》不僅僅是一部綜合的系統史書,而且是當時世界性的通史。

司馬遷當時在寫《史記》的時候,立下幾個志向,第一叫做「究天人之際」、第二叫做「通古今之變」、第三叫做「成一家之言」。也就是說司馬遷他要探討天和人之間的關係;要把古今的變化全部都寫在書裡面;同時提出他的一套歷史觀,這就是司馬遷寫史的目的。

那麼中國最長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叫作《資治通鑑》,這是北宋司馬光寫的,司馬光寫《資治通鑑》的目的跟司馬遷是不一樣的,司馬光的目的,就是為了教導皇帝如何治理國家,司馬光寫《資治通鑑》歷經了北宋英宗和神宗兩朝,他把這本書交到皇帝手裡邊之後,皇帝認為讀了之後,對治理國家非常有幫助,所以皇帝賜名叫做 《資治通鑑》:「資」就是給予;「治」就是治理;「通鑑」就是通史,而且是具有借鑑的作用,所以叫《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是中國最長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它的時間跨度從東周戰國初年開始,一直到北宋太祖趙匡胤當皇帝之前為止,時間跨度的話是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所以我們看到史界兩司馬:司馬遷跟司馬光,他們研究歷史、書寫歷史,他的目的都是不一樣的。當然今天很多中國人都很喜歡讀歷史啦,那麼你們為甚麼喜歡讀歷史?我想每一個觀眾的話,凡是喜歡這套節目的人,都會有你們自己的解讀。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一季《東周列國》第一集《風雲莫測 》

《東周列國》第二十四集《歷史變局》

《東周列國》第二十四集《歷史變局》

中國歷史上長達五百年的變局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學、哲學、法律和社會管理等諸多方面的影響。探討六國滅亡的原因。


預告片:

觀看完整版:請先購買《東周列國》整季觀看
如果您已經購買或是終身會員,請先登入您的帳戶,再來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