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萬國來朝的盛況!

唐太宗萬國來朝的盛況!

一般來說一個強大的國家總是要通西域的,漢、隋、唐都是這樣。西域在現在新疆的西部和新疆以外,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叫做西突厥,跟東突厥相對的,西突厥的領土東面和東突厥相接,大概在現在新疆的天山和阿爾泰山之間,它的西面能夠到達波斯(今伊朗),南面到達現在的克什米爾,北面到達瀚海(西伯利亞南部),這麼龐大的一個國家,所以西域諸國它們都向西突厥臣服。

在太宗年間西突厥發生一些內亂,非常的混亂,後來一位叫做咄陸可汗的人,在貞觀十三年重新統一了西突厥,但這個人非常的兇暴,脾氣很大、很暴虐,侵略大唐的疆土,結果被安西都護郭孝恪給打敗了,打敗之後咄陸可汗被一路追擊,跑到吐火羅,吐火羅在現在阿富汗的北面,當時西域各個國家,包括西突厥這些部落,聯合請太宗皇帝為他們立一個新的可汗,貞觀十六年時,太宗皇帝就給西突厥立了一個乙毗射匱可汗。

在更立西突厥可汗之前,大唐還對西域的一個國家用兵,這個國家叫做高昌,高昌的國王叫做麴文泰,麴文泰過去一直是依附西突厥的,西域各國如果要和中國交通的話,高昌國就阻擋著,高昌是在這個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上,無論走南道還是北道都要經過高昌國,高昌國就是現在新疆的吐魯番地區。

所以當時高昌國擋著西域國家,不向大唐朝貢,那麼這樣太宗皇帝當然是不能夠接受的,在貞觀十三年太宗皇帝任命侯君集做交河道行軍大總管,進攻高昌,當時高昌國王之所以如此猖獗,就是他覺得茫茫大漠,大唐軍隊根本就過不來,沒想到唐軍真的來到了高昌國,麴文泰看到唐軍來了之後,不知所措就病死了。病死之後他的兒子麴智盛繼位,後侯君集派人攻城,麴智盛走投無路只好投降。

貞觀十三年的時候滅掉了高昌,西域還有兩個國家被滅,一個是焉耆,一個是龜茲,分別是在貞觀十八年和貞觀二十一年被滅,原因也都是因為他們不服大唐的管束,或者是侵略大唐的疆土,或者是阻斷大唐跟西域之間的交流。

大唐北面在東突厥滅亡之後,在草原上又崛起了一個新的強大的部落,原來東突厥的北面是鐵勒部,鐵勒布分成很多小的部落,其中有一部叫薛延陀,薛延陀就趁機就坐大了,坐大之後其他別的小部落被它欺負,然後薛延陀也去侵略大唐的疆土。在貞觀二十年的時候,太宗皇帝派江夏王李道宗去進攻薛延陀,把薛延陀給滅了,這一次滅薛延陀是大唐非常大的一次勝利!唐太宗親自做詩來記述這個功績,同時把在中國北部,外蒙古到北部西伯利亞一帶,劃分成了很多的州府,由大唐來直接管理。

太宗皇帝對少數民族他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從不以自己大唐強大的軍力,或者是文化的強大去敵視、輕視少數民族,經常是以平等之心來對待他們,所以每次一個民族被滅之後,唐太宗經常只是對他們的酋長或者將軍加以責備,但是並不是真的很嚴厲的處罰他們,還經常封他們到中央政府來做官。

每次戰爭勝利之後,通常來說把你打敗了嘛,過去你侵略我們大唐的疆土,擄走很多我們的人民做奴隸,現在都可以把人民釋放了是吧!讓他們都自由,但是唐朝都是花錢,按當時奴隸的價格,花錢把被擄走的人贖回來,然後朝廷給這些人路費,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家鄉,同時這些人可以免除10年的稅務,這樣能讓他們生活安定下來。唐太宗曾講了這樣一番話:「夷狄亦人耳,其情與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澤不加,不必猜忌異類,蓋德澤洽,則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則骨肉不免為仇敵。」

在滅掉了薛延陀之後,當時這些鐵勒部其餘小部落以及少數民族,他們共同請求唐太宗做他們的首領,當時他們就請唐太宗做「天可汗」,所謂「天可汗」就是「天王」的意思,唐太宗以後在跟少數民族互相之間通信的時候,他不寫大唐皇帝,而寫「天可汗」。薛延陀被滅之後,為了方便少數民族去大唐朝見,所以就在回紇以南,突厥以北開了一條路,這條路叫「參天可汗道」,等於各個少數民族如果要到大唐去朝見「天可汗」的話,就可以順這條路過去,這沿路設了68個驛站,可以在驛站裡休息,提供飲食。

在貞觀八年的時候,有次唐高祖李淵舉行宴會,讓被俘的東突厥頡利可汗跳舞,讓南越酋長一個叫馮智戴的人吟詩,然後李淵就笑著說:「胡越一家,古今未有」,就是大唐漢人,能夠和少數民族融為一家,這是從古到今都沒有過的。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三季《隋唐盛世》第二十五集《萬國來朝》

冬季的戰爭-唐太宗親征高句麗

冬季的戰爭-唐太宗親征高句麗

NL-dec-2

我們知道大隋的滅亡,和隋煬帝三次遠徵高麗是有關係的,在唐代初年也有三次對高麗的大規模戰爭,第一次戰爭發生在貞觀十九年,當時唐太宗親自領兵去征高麗,還有兩次發生在高宗時代。

 

當時朝鮮半島北面是高麗國,南面則有兩個國家:在西面的百濟,以及在東面的新羅,當時朝鮮半島上有點像中國三國時代的感覺。在隋煬帝時期,當時抵抗隋煬帝的高麗國君叫做高元,後來到了唐高祖開國以後,武德年間,朝鮮半島的三個國家都和大唐修好,維持一個良好的外交關係,同時也接受大唐的冊封,這時候高麗國君是高元的異母弟,叫做高建武。

 

貞觀十六年時發生了一場政變,高句麗的一位權臣,這人姓淵,李淵的淵,叫淵蓋蘇文,在中國的史書中,為了避唐高祖李淵的諱,所以管他叫做泉蓋蘇文。這個泉蓋蘇文,在貞觀十六年的時候發動政變,就把高建武就給殺了,殺了之後就立了高藏做高麗的國君,他自己自封為莫離支,莫離支就相當於宰相,軍政大權全部掌握在他的手中。

 

接下來泉蓋蘇文就聯繫百濟去進攻新羅,新羅就向唐朝上表求救,唐太宗最開始寫信跟泉蓋蘇文,告訴他不要打,但是泉蓋蘇文不聽,新羅又一再求救,所以太宗皇帝決定親徵高麗。

 

當時任命張亮做平壤道行軍大總管,讓他從山東過海去打高麗,同時任命李勣做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從陸路去進攻高麗。最開始打得還是比較順利,張亮過海之後攻佔了卑沙城,卑沙城就是現在遼寧的大連;然後李勣攻下了蓋牟城,蓋牟城就是現在遼寧的撫順,然後大軍繼續推進,就推進到了遼東(今遼寧遼陽)。

 

這時候高麗派步兵跟騎兵混合兵種四萬人來救,結果被江夏王李道宗給打敗了,李道宗打仗很厲害,打敗了高麗的援軍之後,太宗也帶大軍趕到,就包圍了遼東城。在遼東城下攻城的時候,唐太宗看見一個士兵背的土特別多,當時他們攻城的時候是填土,堆土山攻城,太宗皇帝讓那個人把自己背的土的一半交給他,唐太宗親自放在馬上運土攻城,所以當時士兵的士氣很高漲。

 

12天的時間攻下了遼東,遼東是當年隋煬帝打了很長時間打不下來的,高句麗的北部都督一個叫高惠真,一個叫高延壽,率領了15萬軍隊來營救,結果太宗皇帝運籌帷幄,那仗打得非常漂亮,大概前後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就把這15萬的軍隊給擊潰了,當時殺死敵軍大概有兩萬多人,最後高延壽和高惠真,率領三萬六千人投降了大唐。

 

打下遼陽之後,大軍就一路向下推進到了安市(今遼寧海城),結果在安市城下遭到了激烈的抵抗,這場戰爭在安市城下打了大概兩個月的時間,打得非常艱苦,當時太宗皇帝親自指揮攻城,也是填土山,土山堆得比城還要高,然後居高臨下向下射箭。

 

土山堆好了之後,突然間塌了,塌了之後壓在城牆上,把城牆給壓塌了!這本來是一個攻城的好機會,結果安市城城主帶著幾百個士兵就從城裡邊衝出來,反而把土山給攻佔了,本來土山堆得高是要攻城,現在把土山給丟了。之後唐軍就開始攻這個土山,一連攻了三天都沒有攻下來。

 

這個時候時間已經進入到9月份了,這時是陰曆的9月15日,陽曆都10月份了。我們知道在東北,到了10月份的時候草木乾枯,河水開始結冰。太宗皇帝一看軍糧已經不多了,幾乎要吃光了,但是安市城遲遲攻不下來,所以太宗皇帝就下令撤軍,9月18日的時候撤軍。

 

撤軍前在安市城外舉行了一次盛大的閱兵活動,當時高句麗的士兵也趴在城牆上看,等到太宗撤軍的時候,安市城城主率領手下的將軍和士兵登上城頭,遙拜太宗,給太宗皇帝磕頭,送他走。太宗皇帝為了鼓勵他們:你們打得很好,打得很勇敢,我們都沒打進去,命令人賞給他們100匹絹,就這樣太宗就撤軍了。

 

撤軍回來的時候天寒地凍,本來這場戰爭打下高麗十幾座城,殲敵有四萬人,大唐士兵損失並不多,只損失了2000多人,但是在回軍的時候遇上了大風雪,所以很多唐朝的士兵在回軍的路上被凍死,加上糧草不足,很多士兵死在了撤軍的途中。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三季《隋唐盛世》第三十一集《盛唐版圖》

 

冬天的戰爭-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

冬天的戰爭-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

NL-dec-1

曹操這個人,我們知道他打仗是非常厲害的,他是一個非常傑出的軍事家,而且他在建安二年的時候開始:降張繡、殺呂布、滅袁術、敗袁紹、定劉表,整個長江以北,幾乎已經被曹操統一了,而且當年在「官渡之戰」的時候,曹操是處在軍事上絕對的劣勢,但是他竟然以七萬大軍,打敗了袁紹號稱七十萬大軍。

 

這時候曹操的兵力是多少呢?他現在的兵力是八十三萬,當他面對江東軍事集團和劉備這樣一個軍事集團的時候,簡直就像泰山壓頂一樣,只要大軍一到,江山就歸於一統了。所以曹操當時在去征伐劉備的時候,他是一種豪情萬丈的心態,蘇軾的《前赤壁賦》說曹操當時「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

 

就說曹操破了荊州,接著帶軍到了江陵,當時曹操率著他的水陸大軍,水陸並進,向江東這個地方進發,曹操一手拿著酒 ,一手拿著他的槊,橫槊賦詩,寫的甚麼詩呢?很多人傳說就是著名的《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首詩的最後寫的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覺得他的軍隊一旦到了江東,把江東平滅之後,就是天下一統的時候。

 

「赤壁之戰」發生在建安十三年的十二月,就是冬天的時候,如果我們要看長江啊,會知道長江基本上是從西往東流的,但是從安徽的蕪湖到江蘇的南京這一段,長江是偏北流的,江水往北而流時,江水的兩岸就分為西面和東面,曹操大軍會出現在長江的西北岸,而孫權則在長江的東南岸。我們知道冬天是刮西北風的,就是它的風從西北往東南吹,這樣如果你要放火的話,大風一吹,等於會燒到孫權軍隊自己的戰船。

 

但是就在「赤壁之戰」的那一天,刮起了東南風。當然在《三國演義》上說是諸葛亮借東風,但在正史上是沒有記載的,但是那天只有刮東南風,東吳才有可能取得勝利。

 

所以唐人杜牧的詩《赤壁》中說:「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折戟沉沙鐵未銷」:戟是當時戰爭所用的一種兵器,已經折了,埋在沙子裡,杜牧說把它拿出來磨一磨、洗一洗,一看,這是一個前朝的遺物,甚麼時候的遺物呢?就是三國時候的。杜牧對著這個戟啊,發出這樣一句感慨:「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如果當時東風沒有給周郎提供方便的話,恐怕二喬就要被曹操虜到銅雀台裡去了。

 

所以最後我們看到,就是在當時的「赤壁之戰」,一場大風把曹操打回了北方。不要小看這場戰爭,就恰恰是這場戰爭,奠定了後來三國鼎立的格局。因為曹操的軍隊一下子損失太大,那麼江東集團和劉備軍事集團就成長了起來。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一季《東周列國》第一集《風雲莫測 》

 

《笑談風雲》Q&A-12月

《笑談風雲》Q&A-12月

NL-QA-dec-01

今年十月份的《隋唐盛世》DVD首發簽售會,觀眾非常熱絡了,在活動中遞交了好多問題想請章天亮博士解答;但因時間關係,當時無法回答所有的提問。我們會請章博士解答,陸續在此刊登。

 

 

>>>>>>>>>>>>>>>>>>>>>

◎觀眾提問:美國的小孩怎麼學歷史?

 

◎章天亮博士的回答:

歷史,其中涉及到很多的人物和故事,在盛世的時候,可能沒有那麼多人物的時後還比較好學,但是到了亂世的時候,涉及到的人物和故事就特別特別的多,所以一般小孩子可能難以去對這麼複雜的事情理出一個清楚的頭緒。

 

我覺得可以借鑑一下我小時候學歷史的經驗,小的時候,我們都是讀一些歷史的概貌,然後聽一些歷史故事,對整個歷史的背景,不需要了解的那麼深。但是如果這些故事足夠的引人入勝的話,對孩子將來學歷史,會起到很好的啟蒙作用。因為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定要對歷史產生興趣,才能夠把歷史學好。

 

所以我想作為家長,也盡量能夠給孩子營造這樣一個環境,多聽一些比較點單的歷史故事,引人入勝的、或者是有教育意義的,而且一定要把中文學好!那麼等到孩子漸漸長大之後,他就能夠更好的體會到、或者欣賞到歷史中非常美的、或者非常有價值的東西。

 

我想小孩子學歷史,可以先從讀一些故事開始。

>>>>>>>>>>>>>>>>>>>>>>

我們也歡迎大家到官網或臉書上留言提問。我們會適當挑選後請章天亮博士抽空解答!

 

知恩圖報的韓信

知恩圖報的韓信

NL-oct-02

韓信是淮陰人(今江蘇省淮陰縣),年幼時家中很窮,但是我估計韓信祖上很有可能是一個貴族,這裡邊有四個證據可以作為旁證:一個就是韓信這個人是有名有姓的,我們知道古時候只有貴族才有名和姓,普通百姓的話是沒有名字,我們知道劉邦應該叫劉季,劉季就是劉四,劉家老四的意思,是沒有名字的。那麼韓信有名有姓,很有可能他是一個貴族。

 

再一個這個韓信佩劍,在《淮陰侯列傳》中說韓信好帶刀劍,就是韓信這人喜歡挎著劍,挎劍是古代貴族的一種身份的象徵,所以很有可能是貴族身份的標誌;再有一個,就是韓信當年年輕的時候很窮,曾經有漂母給韓信供飯,就是韓信沒飯吃的時候,有人給他飯吃,那人稱韓信為「王孫」,「王孫」就是某一個王的孫子,這都是韓信很有可能是貴族的一些證據。

 

還有一個理由就是韓信是讀過書的,特別是兵書,一般人讀書,在那時候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情,因為那時候的書不像現在是印刷的,現在印刷書很便宜,那時候都是要靠手抄,這需要有很多的錢才可以買到書,那時候書是很昂貴的東西。所以韓信有書可讀、挎著劍、別人稱他為王孫、他又有名有姓,所以說他很有可能是一個貴族。

 

但是韓信肯定是家道中落了,在秦統治期間,韓信非常的窮,窮到什麼地步呢?韓信沒飯吃,沒飯吃的話就到處去蹭飯,看誰家吃飯就過去蹭飯,有一個蹭飯的地點是下鄉亭長的家裡,下鄉是一個地方;亭長的話,我們知道古人十里為亭,劉邦就是泗水亭長,相當於這麼一個基層幹部,亭長就是一個小官。

 

韓信就到這個下鄉亭長家裡面去蹭飯,這一蹭就蹭了幾個月,天天去,所以這個下鄉亭長的老婆就有點煩他,後來說咱們那麼辦吧,韓信不是每天來蹭飯嘛!咱們提前把飯吃了,怎麼吃呢?咱們早上起來的時候,一大早就把飯做好,咱們先吃完飯,之後再起床,這叫做晨炊蓐食,還沒起床在床上就把飯吃了。

 

韓信到了飯點兒又去了,想吃飯,一看飯沒有了,下鄉亭長他們已經把飯吃完了,韓信就明白了:你不想讓我來吃飯嘛!所以韓信一怒之下,從此之後就不來了。之後怎麼辦呢?吃飯問題還是沒解決嘛!韓信就到河邊去釣魚,估計可能釣魚釣得也不多啦,可能還是吃不飽,當時這個河邊有很多老太太在漂洗棉絮就叫「漂母」。

 

漂母在洗絮的時候,她們都是自己帶飯的。其中有一個人就看見這個韓信,年紀輕輕、個子挺高,沒飯吃,很可憐他,就把自己的飯給韓信吃,韓信就在漂母這吃她的飯,一連幾十天。漂母每天來洗絮,每天都給韓信帶一份飯食,後來有天這個老太太就跟韓信說,她說我這絮洗完了,明天不來了,不來的話,你吃飯的問題你就自己想辦法吧。韓信說,你請我吃了幾十天的飯,對我來說是莫大的恩德,將來我一定要好好報答你。這漂母就說:大丈夫自己吃飯都吃不上,還談什麼報答不報答!漂母就走了。

 

從這些事情中我們可以看到,韓信這人是有傲骨的,就是你不讓我蹭飯我還不來了,同時韓信是有古人那種有恩必報的士之風,從這些點來講的話,韓信身上確實是有古代貴族的氣或者說是傲骨,這個一般的老百姓是看不懂的,當然可能也看不慣啦,所以呢韓信很快就遇到了一個麻煩。

 

當時在韓信住的地方有一個屠戶,殺豬殺狗的屠戶,這戶人家有一個少年,看見韓信就很生氣,說你不好好幹活你整天挎著劍,挺大的個子,是想幹嘛?有一天他就擋住了韓信的去路,說:「若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說你這人個子挺高,帶著刀劍,但其實是一個膽小鬼。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絝下。」如果你要是膽子大的話,就把我殺了,如果不敢的話,就從我的胯下鑽過去。當時周圍圍了一堆人看韓信,韓信什麼反應?《史記》中用三個字去描述:「孰視之。」就瞪著眼睛看這個人,看了很久也沒生氣,也沒有表情的看著他,然後把頭一低,從他的胯下鑽過去了。結果旁邊的人哄堂大笑,大家都說韓信是一個膽小鬼。

 

但是從韓信實際的反應來看,其實韓信並不是一個膽小鬼,因為通常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會暴怒的,你當眾污辱我的人格是吧!但是韓信沒有一點兒生氣,非常冷靜地看著這個人,心裡在權衡鑽過去和不鑽過去的利與弊,權衡完了之後,啪!鑽過去了。所以韓信具有一個非常理性的特徵,這種理性的性格後來救了韓信一命。

 

大漢開國後,韓信衣錦還鄉,韓信回到了他的都城,就是下邳,到了都城後韓信做了幾件事,一個就是找到當年曾經跟他有恩和有怨的人,那麼當時跟他有恩的人呢?主要是那位漂母,韓信當時曾經跟漂母說過,將來有一天我韓信如果能夠出人頭地的話,一定會回來報恩的!所以這次韓信來見漂母的時候,帶了一千斤的黃金,這就是韓信千金報德啦!

 

第二個人是下鄉亭長,韓信拿出一百錢給下鄉亭長,他說你這個人哪,是個小人,做好事做不到底,所以就給你一百錢。那麼這兩個人畢竟是以前曾經在韓信最困難的時候,幫助過韓信的人,那麼還有一個人,就是當年讓韓信胯下受辱的人,韓信就把這個人給找到了,這人肯定是很害怕啦,韓信現在是楚王啦!

 

韓信就跟大家說:這個人哪,是個壯士,當年他污辱我的時候,難道我沒有機會殺了他嗎?但殺他之後的話又能怎麼樣?不過是出了一時的惡氣而已。但是我心懷大志我是能夠忍辱,所以我才能夠有今天!韓信將這個人封為楚國的中尉,所謂中尉就相當於楚國首都的警備司令,所以韓信這個人有一點以德報怨的意思。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二季《秦皇漢武》第十二集《國士無雙》、第十七集《大漢開國》

快意恩仇的伍子胥

快意恩仇的伍子胥

NL-oct-02

章天亮:我對伍子胥總結是十六個字:「剛烈威猛,文武雙全;忍辱負重,快意恩仇。」他從公元前522年經歷父兄大冤,到公元前506年報仇成功,中間經過了十六年的時間,苦心深謀。伍子胥這個人,他不但記得誰傷害了他,要報仇,他也記得在逃亡的路上有很多人曾經給他過恩惠,他也是要報恩的,那麼伍子胥是如何報恩的呢?

 

伍子胥攻破楚國都城報完大仇之後,還想帶兵攻打鄭國,因為鄭國在他逃難的時候曾經追捕過他。所以鄭國的國君就貼出一個告示說:誰能夠退了吳國的軍隊,我就願意把國家的一部分土地,分給他,共同治理。

 

這個告示很快就被一個人揭下來,這人他跟鄭獻公說:我不需要任何財寶,我也不需要一兵一卒,我手裡邊這個船槳,就可以保證吳國可以退兵。這是一個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這個人就到了吳國軍營的外面,拍著他的船槳 開始唱歌:「蘆中人,蘆中人,腰中寶劍七星文,可記得麥飯鮑魚羹?」

 

當時伏路的軍士就把這個拍著船槳唱歌的人帶到了伍子胥的面前,說這個人可能是奸細。這人在見到伍子胥的時候,仍然拍著船槳跟原來一樣唱:「蘆中人,蘆中人,腰中寶劍七星文…」,伍子胥在聽到他唱「蘆中人」的時候,就感覺非常的意外,因為這是他逃難時在渡江的過程中,和帶他渡河的「漁丈人」之間的稱呼。

 

他就問這個人說你是誰?這人舉起船槳說:你不記得這支槳了嗎?當年我的父親曾經渡你過江,還拿麥飯鮑魚羹給你吃,管你叫「蘆中人」。伍子胥說:你來幹甚麼呢?這個人說道:鄭國國君有個告示說誰能退了吳兵的話,願意把國家的土地分出一部分來,與他共同治理。

 

我呢,今天來,第一,想讓你退兵;第二,想藉你的退兵,能得一場富貴。伍子胥說:我怎麼能夠忘記你父親當年的恩情呢?如果沒有他渡我過江的話,我可能早就死掉了,更不會有今天報仇的事情。於是伍子胥就退兵了。鄭國國君就將百里的土地分給這個漁丈人的兒子,後來大家都稱他為漁大夫。

 

伍子胥按照當年他逃亡的路線,再度來到了昭關面前,命人把昭關拆掉,因為當年他差點過不了昭關。同時的話,他去訪求當時幫助他的東皋公和皇甫訥的下落,他要報恩嘛!結果東皋公和皇甫訥兩人已經不知所終,所以伍子胥在他們倆個住過的地方,再拜而去。

 

到了瀨水邊上,就是浣紗女自殺的地方,伍子胥拿出一千斤的黃金,沉到水裡,他說:女子泉下有知,要明白我當年曾經對你許下的這個諾言,我沒有欺騙妳。所以伍子胥他除了要報仇啊,還是要報恩的。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一季《東周列國》第六集《快意恩仇》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舉頭望見故鄉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舉頭望見故鄉

NL-oct-0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是李白膾炙人口的詩篇,也是飄蕩不羈的詩仙少數提及故鄉的作品之一。

然而詩仙所懷想的故鄉,究竟在何方呢?是否真如世人想像?

李白出生於四川省青蓮鄉,這是一個充滿神仙氣息的地方,李白也自封青蓮居士,這稱號透露了他對於高逸出塵的嚮往。

蜀山,本就是道教的發源地,在雲霧迷漫的深山裡,處處皆是修煉的傳說與故事。據李白自己詩中所言,他「五歲誦六甲」、「十歲通詩書、觀百家」、「十五好劍術」,十八歲至戴天山讀書,之後便開始了修道的生活,跟著逸人東巖子隱居岷山,曾經好幾年都不涉紅塵。

李白應是深具仙根的,據《李太白全集》裡記載,他與東巖子在山中養了一千多隻珍禽,並能召喚牠們;這段時光想必也奠定了李白詩文中具有的「神仙氣息」。

或許因為家境並不富裕,又或是心中其實沒有多少世間情愛的執著,李白一直到二十七歲才成家,彷彿為了立身於人間而不得已。他娶了退休宰相許圉師的孫女為妻,夫妻和睦,但這段安定的生活也只持續了約十年,接著妻子便過世了,李白失去了成年後第一個自己建立的家。

喪妻的李白來到長安城,有幸面見玄宗,被任命為翰林院大學士。也就是這段期間留下了民間對於詩仙的刻板印象:李白斗酒詩百篇,李白令貴妃端硯、高力士脫靴等,人們一直對此津津樂道地傳誦著。

然而風流順遂卻從來也不是詩仙的真實形像;做為一個無法發揮政治抱負,只能為帝王寫些消遣文章的臣子,畢竟不是李白所想要的;他很快就辭官了,帶著皇帝的賞賜離開京城,再度四處雲遊。接著遭逢安史之亂,流放夜郎…最後染病而亡,可算是晚年淒涼。

這麼說來,能讓李白在旅夜之中懷想的故鄉究竟是何方呢?嚴格來講,詩仙從來沒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安定的「家」。

這一生流離的詩仙,哪裡才是他真正所謂的「故鄉」?

李白的父親名李客,有人說是商人,也有人說是隱士(總之,李白對於自己的身世一直都是較為閃爍其詞的),人們只能推知李客是一位文化素養極高的人,他給予李白很好的啟蒙教育,但並不曾給予他安定與可依賴的家庭,這是為什麼李白總是在外飄泊。

李白的婚姻也不順利,他一生結過三次婚,時間都不長久,第一跟第三任妻子是短命而死,第二任妻子則是瞧不起李白的貧困而分手;每次婚姻結束後李白便流離飄泊,所以,這三個因婚姻而構成的「家庭」實在也不足以讓詩仙視為「故鄉」。

反觀李白在詩文中處處流露的總是對於超脫人世的嚮往,少時修道的體驗早已深烙在他的靈魂裡,他從未放棄尋訪美好的神仙居處;「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筆下更時時出現似真似幻、親眼見到仙人的描述,「玉女四五人,飄颻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遊泰山〉六首),「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雲裡,手把芙蓉朝玉京。」(〈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明人繪(舊傳南宋馬遠)《對月圖》軸,詮釋李白《月下獨酌》中「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詩意。

在失意與挫折時,詩仙筆下不是親情乃至友誼的慰藉,而是流露想要歸返山林,重回修道時的自由:「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遊天姥吟留別〉),「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月下獨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或許,流瀉在地上的月光,正如無心墜落於人間的詩仙一般吧,總感覺似是而非,如此冰冷。每當「舉頭」看見那輪明月,看見的是思念無比的來處仙鄉,「低頭」俯首,那紛亂紅塵,只讓人陷入無法自禁的思量。

短短二十字,一首沒有修飾,淺白家常的詩句就這樣傳誦千古了;除了形象鮮明,直透人心外,或許更因為它喚醒了所有讀詩人同樣潛藏於內心,尋找生命歸處的渴望!

——節錄自《大紀元文化典故》【經典名作中的秘密】舉頭望見故鄉,作者:文逸飛http://www.epochtimes.com/b5/16/8/30/n8252334.htm

唐詩與唐朝歷史的關係

唐詩與唐朝歷史的關係

唐詩與唐朝歷史的關係

 

唐詩與唐朝歷史的關係

一個時代的文學形式、它的文藝作品,和這個時代的特點是密不可分的。南朝時候儘管「詩」出現的越來越頻繁,但是跟「唐詩」是沒法比的,南朝的文風基本上都比較綺麗、也比較文弱,不像大唐由於武功的強大,而帶來的那種奔放飄逸的氣質。

 

因為我們知道南北朝時期,是一個分裂戰亂的年代,所以當時的詩人們經常有一些對人生的思考、對生活的思考,通常都是比較悲觀的,我們看《蘭亭集序》裡邊有「不飽痛哉」、「悲乎」這樣的感嘆,那麼這樣的氣質,到了唐朝就被洗去了。

 

初唐時期,那是一個國家百業振興、百廢振興的時候,所以那個時候的人啊,中國文學史上有一種描述:說那時候人有一種少年人的心情。他看什麼東西,都感覺到有一種蓬勃的生命力!哪怕是像離別這樣很悲傷的事,在當時的人看來也沒什麼。

 

像王勃寫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分開了沒關係,我們只不過是各自去幹自己的事業而已。將來說不定我們還會有重逢的時候!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年輕嘛!來日方長!還會有見面那一天!

 

所以初唐時候的離別詩,「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當你讀這些詩句的時候,你不會感到這是一個傷感的離別場景,這就跟唐代那種少年的心情是有關係的。

 

唐代的詩,它當時的國家形勢,它當時的歷史背景,對中國的詩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比如說唐朝向外開拓疆土,所以就出現了很多邊塞詩人,像王昌齡、王之渙、高適等等,很多邊塞詩人。但是等到「安史之亂」之後,大唐的國力江河日下,後來在中唐和晚唐的時候,也出現很多了不起的詩人,像白居易、李商隱、溫庭筠、杜牧等等,但是他們詩,已經不再有盛唐那種大氣滂薄的氣象了。

 

——節錄自《隋唐盛世》第四十四集《黃金時代》

為何在唐代會寫詩是大事?

為何在唐代會寫詩是大事?

為何在唐代會寫詩是大事?

 

有專家考證,唐朝有傳世詩作五萬五千餘首,史載詩人三千七百餘位。打開《全唐詩》,帝王、后妃、忠臣、酷吏、優伶、隱逸,無不有詩。在大唐朝,差不多會寫字的人就能作詩。堂上坐的是詩人,路上走的是詩人,牢裡關的也是詩人。唐人處世的首要就是寫詩,不會寫詩的人是不好混的。詩歌的唐朝,詩人的唐朝。誠如是。這是唐詩的驕傲。

 

唐朝的文化是多元的。文有韓愈、柳宗元,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書有顏真卿、柳公權,還有張旭、懷素。「顏筋柳骨」、「癲張醉素」,後世書家推崇備至。畫有閻立本、吳道子。而閻立本居然「因善繪事而貴為右相」,這恐怕在中國繪畫史上也是絕無僅有。此外,還有大歌唱家李龜年,大音樂家張野狐,大舞蹈家謝阿蠻。在唐朝,舞劍也是一門藝術,男有裴旻,女有公孫大娘。

 

唐朝是一個「追星」的時代,只要你有一技之長,就會有無數的粉絲。當然,若論唐人最愛追什麼星,那自然還是「詩星」。

 

詩歌在唐朝何以世人如此追捧?在中國的科舉歷史上,只有唐朝的科舉制度別具一格,不但要考四書五經和策論,還要比寫詩,而且還把詩的優劣作為首要的取仕條件。也就是說,縱使你身負經天緯地之才,不會寫詩也是枉然。

 

在唐朝,除了各級考試要考詩歌以外,朝廷裡還經常舉行詩歌大賽,並以此作為各級官員提拔重用的參考和身份的標榜。

 

——節錄自《看中國》《文化漫談》《為何在唐代會寫詩是大事?》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16/09/17/618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