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核心(下)

儒家文化的核心(下)

那麼在「仁」下面的話就是「義」,甚麼叫做「義」呢?「義」這個字在字典中的解釋就是一件事情應該去做,那麼一件事情到底應不應該做?憑甚麼來判斷?那麼當然君子和小人在這方面是有分別的,這叫做「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從道德來判斷這件事情應不應該做;小人是從利益出發,來判斷這件事情應不應該做,這也是君子和小人之間的分別。

儒家的「義」指的是如果一個事情在道德上應該做的話,就應該全力去做,簡單的說就是為做而做,一件事情不考慮它是否能夠做成,首先在道義上它是應該做的,那麼就竭盡全力去做。那麼如果一個人竭盡全力去做了,仍然沒有把一件事情做成,孔子就把這樣的情況歸為「天命」,也就是天的意旨。

孔子的一生就是對「仁」、「義」、「知天命」思想的實踐,他生活在一個社會大變動的時期,政治大動蕩的時期禮崩樂壞,孔子周遊列國,他像蘇格拉底一樣逢人必談,他希望君、臣、父、子都能過上有道德的生活,但是卻沒有甚麼人真正的採納他的主張,儘管他碰了很多壁,吃了很多苦,但孔子從不後悔。因為他做這件事情就是出於「義」,是一種道德上的考慮,是為做而做。

孔子曾經講過這樣一句話:「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就是說君子要出仕做官的話,是為了推行自己的理想,至於說我的理想在這個社會是不能實現的,我早就已經知道了。所以孔子抱著這樣一種心態,儘管他知道他不會成功,但是他仍然竭盡全力去做。這裡所講的「天命」,這就是天的意旨,或者說是宇宙的規律,或者說是神的安排,那已經是超出孔子控制之外的事情了。

很多人認為相信天命會讓人消極,如果從孔子對「義」和「天命」的解釋,我們就會看到,相信「天命」不但不會讓人消極,反而會讓人豁達,正因為在孔子的心目中沒有做成和做不成這一說,只要自己盡力去做就沒有甚麼可後悔的,所以這樣的人他的心中就永遠沒有憂慮,因為他不會為結果而縈懷,所以孔子又說「君子坦蕩蕩」,他從來不會為了結果而感到憂慮,同時孔子又說「仁者不憂」,孔子認為懂得了「義」和「天命」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因為他出於道義做事,而對於結果如何毫不縈懷,所以孔子講「君子喻於義」,又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孔子一直到五十歲的時候才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剛才我談到孔子在講述自己一生的時候,他說「吾五十而知天命」,而在這個時候,孔子開始了另外一種愛好,就是攻讀《易經》。我們知道《易經》就是講宇宙運行規律,包括人事變化的一本書,孔子晚年的時候喜歡讀《易經》。成語「韋編三絕」就是講孔子翻閱《易經》把穿竹簡的牛皮繩子翻斷了三次。

孔子的一生非常坎坷,他小的時候家裡很窮,所以孔子說「吾少也賤,故能多鄙事」就是我從小的時候,家裡邊就很窮,他做過管理倉庫的小官,也管過放牧牛羊的工作。孔子他的身分是「士」,大家知道這在春秋戰國年間,社會地位最高的是周天子,周天子下面是諸侯,諸侯下面有大夫,大夫下面有士,這四個階層是貴族階層,在孔子生活的時代,只有貴族是可以受教育的,也就是說孔子作為一個士人,他有受教育的權利。

但是比士更低一級的就是庶民,他們是沒有受教育的權利的,而孔子他提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主張,叫做「有教無類」,就是我不管你出生到底是貴族還是平民,只要你交學費上來,那麼孔子就教你,所以孔子他促成了學術的下移,打破了過去學在官府的傳統,過去的學術是由官府來壟斷的,而孔子把學術或者說對學問的探討,普及到了整個社會,所以很多人認為孔子是中國第一個平民教育家。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一季《東周列國》第八集《吳越爭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