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汲取成功與快樂的智慧(上)

從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汲取成功與快樂的智慧(上)

今天很高興能夠來灣區跟大家見面,來談一點我在學習中國文化過程中的一些心得。

我開始準備這個內容的時候,我發現這個題目很難講,為什麼呢?因為你要去告訴別人怎麼成功,首先自己需要是一個成功的人,而我對這點沒有太多的信心,我算是一個成功的人嗎?但是,我在讀史的過程中,畢竟還是看到過很多的成功人物,所以今天我們可以談一談成功和快樂,我想談一談自己對「成功」和「快樂」這兩個詞的理解,這兩個詞是不一樣的概念。

 

【成功的人和快樂的人】

快樂的人,不見得一定是一個很多人心中成功的人,所謂成功的人也不見得很快樂,其實我們看到歷史上很多的人建立了很大的功業,這種人他們最後的心裡邊是很寂寞的,因為他們思想的深度和他們思考的問題沒有多少人能懂。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兩個大英雄在爭霸的時候,可能一方被另一方打敗了,成功的那一方並沒有把失敗的這一方殺掉,而是給他一條生路,有的時候我並不覺得是因為那個成功的人他有多麼大的心胸,而是因為只有對手才最了解他,才最是他的知音。

我在講《笑談風雲》第二部的時候,提到過漢武帝身邊有一個非常博學的人物叫東方朔,這個東方朔闖了多大的禍,漢武帝都不殺他,給他的處罰都很輕微。我感覺漢武帝身邊需要這樣一個人,就是他需要有一些人能夠幫他開心,因為如果一個大英雄,大家都是仰望他,不敢跟他開玩笑,我想那個大英雄他的生活也是很寂寞。

【吳清源的「失敗」與「成功」】

今天我們想談關於成功與快樂的智慧,在談這個之前,我想講一個故事,這兩天在網絡上有一個比較引人注目的新聞,就是中國,或者說全世界圍棋界最高的高手叫柯潔,和人工智能阿爾法狗(AlphaGo,即阿法圍棋)的比賽,結果是柯潔三連敗。

我今天在這裡,並不想談人工智能發展到什麼程度了,我想談八十多年前和圍棋有關的一件往事。這個事情發生在1933年,故事的主人公是幾乎所有了解圍棋的人都聽說過的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做吳清源。

吳清源在圍棋界是一個傳奇人物,他在1914年出生,在2014年去世,整整活了一百歲。他在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時候,是圍棋界的一個傳奇,他在七歲的時候開始學圍棋,到十一歲的時候基本上就打遍天下無敵手了,這個人很奇怪的是,他沒有老師,他幾乎就是無師自通。當時民國的總理段祺瑞把吳清源請到他的府上陪他下棋,一個月一百塊大洋。那個時候,一個警察一個月掙六塊大洋,可以養活一家人,能夠買自己的房子,還可以僱一個傭人,而這個小孩十一歲的時候,就在段祺瑞的府上,陪他下棋,一個月掙一百塊大洋。

後來到十三歲的時候,吳清源的棋力在國內已經沒有對手了。當時日本的圍棋比中國的圍棋要先進很多,雖然圍棋是日本從中國學去的,但是日本有一個職業棋院的製度,就是日本有職業棋手,而中國的棋手都是業餘的。日本的圍棋界當時有四個世家,其中最厲害的一家叫本因坊,這個像是金庸小說中的武林高手。本因坊的家族在選掌門人的時候,不是父子相傳,而是師徒相傳,就是很多徒弟,誰的棋力最高,誰就成為本因坊的下一代掌門人,這個人一旦繼任為本因坊的掌門人之後,他把自己的名字都要改掉。

吳清源那個時代,日本本因坊的掌門人叫做田村保壽,這是他的本名,但是他繼位為本因坊的掌門人之後,他的名字就改為秀哉,就像過去皇帝登基後要改年號,你會知道日本對圍棋的重視。秀哉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尊榮無比,吳清源當時在中國的時候,日本棋院有一個元老叫瀨越憲作,當時是七段,這個人聽說了吳清源,就派了他的一個高徒叫做橋本宇太郎,在1928年的時候到中國測試吳清源的棋力,後來橋本宇太郎回國之後,極力地推薦吳清源,於是就安排吳清源東渡到了日本。所以吳清源到日本的時候,他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

日本人對圍棋是嗜棋如命,這裡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在二戰末期的時候,日本的本土已經不斷地被盟軍轟炸了,當時日本這兩個頂尖高手橋本宇太郎和岩本薰兩個人在一個地方下棋,當時盟軍的炸彈扔下來之後,氣浪把橋本宇太郎從屋子裡邊扔到了院子裡,那一盤棋都掀翻了,橋本宇太郎爬起來了之後,撣了撣身上的土,跟裁判商量了一下,然後復盤再戰。

他們下棋的地方在廣島,那一天是1945年8月6日,投下的那個炸彈叫「小男孩」,大家知道,這是美國投向日本廣島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地點離他們下棋的地方只有10公里,所以那局棋被稱為「核爆名局」。你可以知道日本人對圍棋這種癡迷重視的程度,到了一種痴迷的程度,所以日本的圍棋那個時候要遠遠超過中國。

就在這種情況下,吳清源到達了日本。

當時日本圍棋界的一個新銳叫做木谷實,和吳清源他們兩個人發明了一種新的圍棋佈局方法,當時稱為新佈局法,這個新佈局方法和當時日本本因坊這一派,包括日本傳統的棋界佈局的方法完全不一樣,所以當時他們這個新的佈局法提出來之後,日本整個棋界都不以為然,他們認為這是一種離經叛道的做法。

吳清源很有幸得到了一個機會,他在日本最強的十六個棋手比賽中勝出,這樣,他就有機會挑戰日本圍棋界的第一高手,就是本因坊的掌門人秀哉,秀哉當時和吳清源較量的這個棋局具有歷史性意義。

當時下棋的時候,是在1933年。而1931年9月18日發生了日本侵華的「九一八事變」,所以1933年中國的吳清源和日本的秀哉這個對局,就有了中日兩國較量的一種民族性的色彩,而這一棋局從1933年的10月16號一直下到1934年的1月19號,下了三個月零三天的時間,當然他們不是每天下,他們是每個星期下一次,當時這個棋盤的棋譜,每週都在日本的《讀賣新聞》上登出來,那個圍棋的起伏結果,就像現在人看電視連續劇,特別過癮。

他們每次下完棋,有的時候就過幾招,一個禮拜就結束了,登出來之後,一堆人開始研究。吳清源當時和秀哉下棋的時候,他執黑先行,第一點就在三三這個位置,日本當時這個佈局的時候一般第一次都要點在小目的位置上。

吳清源的第二招點在斜對角的那個星位上,第三個子點在天元這個位置,這種路數,當時的日本棋院根本就無法接受。所以他們給吳清源這個三個子起了一個名字,叫鬼怪手。所以當時秀哉看了這三手之後,就叫停了,因為吳清源執黑先行,所以秀哉有一個特權,就是他可以叫停。就是我今天我不下了,我得回去休息一下,當時叫打掛,就是封盤了,所以秀哉每到自己不知道如何應付的時候,就停下來,回去之後,他就召集本門弟子開始開會商量。

當時吳清源不是跟秀哉一個人下,當時吳清源是以一人之力挑戰日本全部高手,每個星期下一次,而且,會看棋的人都知道,當時吳清源以黑棋一開局就非常好,而且這個優勢一直保持到中盤。如果這種情形持續下去,秀哉就輸定了,當然日本人的心情很複雜,一方面他們看到一個權威失敗了,那肯定是有一個新的更強的東西可以去學習,他們有一種好奇心,一種興奮感。但同時,又覺得秀哉如果輸了,對於日本來說是很沒面子的一件事情,下到第160手的時候,秀哉突然下了一個非常凶悍又巧妙地一個子,然後在吳清源的中盤侵進去一大塊地盤,秀哉之後一直保持著微弱的優勢。到封盤的時候,點算是吳清源輸了一個子,就是大概二目棋。

秀哉好像是贏的,但是他贏得不太光彩,因為他可以回去想一個禮拜,再加上他又可以和他的弟子們一起去探討,下一步應該怎麼走,但是,秀哉畢竟還是贏了,保住了日本圍棋界的面子,這是1934年初。

但是,這個事情沒有完,後來等到1938年的時候,秀哉名人準備要退休了。退休之前,他要下一些棋。目的是要找到日本圍棋界最高的高手來接替他,他說我自己不再擔任本因坊的掌門,我也不把這個本因坊的掌門這個名號限制在這一個家族裡邊,全日本誰棋藝最高,誰就獲得「本因坊」的稱號。在這次引退賽中,當年和吳清源一起發明新佈局法的日本圍棋新銳木谷實戰勝了秀哉,吳清源那個時候沒有入日本國籍,所以他沒有權利去爭奪日本圍棋界最高的這個榮譽,但他們想知道木谷實和吳清源到底誰的棋力更高一點。

於是從1939年開始,他們就舉行了十番棋,就是吳清源和木谷實之間的對決,這場對決讓日本人很沒面子,為什麼呢?咱們現在下圍棋,黑白子就是執黑先行,然後要貼目,那個時候沒有貼目,就是下贏了就下贏了,下輸就下輸了,沒有貼目那一說。所謂十番棋,就是兩個人輪流執黑,這樣比較公平,五局你執黑,五局我執黑,看誰圍棋的功力更強一點,但是有一個規定,就是如果我連贏你四盤,我就要把你降級了。

這裡有幾個圍棋的術語,比如說我是九段,你也是九段,那麼你五局執黑,我五局執黑,這個叫做分先,就是這個先手是分開的,平均分開的,如果我覺得你棋力不如我,叫先相先。所謂先相先,就是你執兩局黑旗,我執一局黑棋。如果你跟我圍棋差兩段,叫定先,就是你永遠執黑,就是它有這樣的這個圍棋級別的這種排列。

當時,木谷實和吳清源下棋的時候連輸了三盤,他再輸一盤,就要降級了。這對於日本人來說是個恥辱,因為你一旦連輸四盤之後,你如果輸第五盤那就是輸了五盤了,再輸就是負五負六,你終身都沒有翻身的機會,你就永遠在對手面前低一級,當時木谷實就急的就把自己的頭髮全剃光了,表示我無論如何要贏。他下圍棋的時候,由於長時間痛苦的思考,鼻子流血,之後昏倒在地,跟他對面下棋的吳清源連這個都沒看見,他下圍棋非常專注,就看那個棋盤,木谷實昏倒了他都不知道。木谷實最後還是輸了,被降級。

從1939年開始,日本所有的圍棋高手,爭奪最高的就是日本第一高手的稱號,爭完了之後就去跟吳清源下,吳清源從1939年到1955年,16年的時間,每年下十番棋,把日本所有圍棋高手全部降級。

這個人太牛了,是吧?當時日本天皇是昭和,所以他們封吳清源做「昭和棋聖」,也稱他為「大國手」,就是這麼牛的一個人,他在和秀哉名人的那一局棋對決,不是輸了嗎?

但是,在我的心目中,吳清源最成功的不是那16年把日本所有棋手全部降級,而是他和秀哉名人對局的時候輸的那一局棋,因為當時吳清源在輸了之後,曾經有人問過他,說在秀哉下了第160手那一子之後,你還是有機會贏他的,為什麼最後終於輸了呢?吳清源笑了笑說:「還是輸了的好。」

而吳清源那時候多大呢?吳清源那個時候只是一個19歲的少年,他可以在一戰成名的時候,他選擇了退讓。在我看來,他最成功的不是那16年全勝時期,而是他退讓的那一步,那個是讓我非常佩服,甚至是很尊敬的一個選擇。因為他不是做事情的成功,而是做人的成功。

(未完待續)

(本文根據章天亮博士2017年5月27日在舊金山灣區的演講錄音整理。文字整理:黃迪安)

-節錄自
章天亮的網頁》文化反思》章天亮舊金山演講(一)從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汲取成功與快樂的智慧

章天亮旧金山演讲(一)


百里奚「相堂認妻」和「泛舟之役」

百里奚「相堂認妻」和「泛舟之役」

newsletter-may-2018-article02-2

 

第三個關於百里奚的故事,叫做「相堂認妻」。百里奚成為了秦相以後,他被五張羊皮贖回來的事情在很多國家就傳開了,他的妻子杜氏本來在家鄉獨自扶養兒子生活,但是後來實在是太窮了,就到別的地方去要飯,輾轉流落到了秦國。聽說秦國的大夫是百里奚,她就想看一看是不是她的先生,但是百里奚總是乘車外出,她看不太清楚也不敢相認,因為已經30多年沒見面了。

後來杜氏就在相府謀了一個洗衣服的差事,浣衣,給人洗衣服,她很勤快幽默又會唱歌,所以大家都挺喜歡這個老太太的。有次百里奚在宴客的時候,杜氏就跟樂工說,我這個人會彈琴也會唱歌,能不能讓我表演一次?樂工就把琴給她,她彈奏的曲子非常的淒婉哀怨,樂工覺得自己彈得都不如杜氏彈得好。杜氏就唱了首歌,大概的意思是說:百里奚,五羊皮,你記不記得當年你離家的時候,我拉著你的衣服哭泣,而且你沒有飯吃,當時我劈了門閂燉母雞;現在你作為秦國的相,身上穿著紋繡,但是我卻在給別人洗衣服;你現在富貴了,還記不記得你當年的妻子?

百里奚聽到這歌就很吃驚,他就把杜氏叫到跟前,一看果然是他的妻子,夫妻二人30多年沒見面了,相持大慟,然後百里奚就問她說兒子在哪裡?杜氏說兒子出去打獵了。百里奚就把他的兒子也找來,他的兒子就是後來秦國的一個大將,叫做孟明視。當時秦穆公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就祝賀他們,賞了一些錢,而且把他的兒子孟明視也拜為大夫。

 

newsletter-may-2018-article02-3

 

最後一個故事叫做「泛舟之役」,百里奚在當了秦國國相之後,秦穆公曾經「三置晉君」,就是他曾幫助晉國指定國君三次。因為最開始晉國國君是晉獻公,晉獻公的兒子中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弟弟夷吾,一個是哥哥重耳。重耳就是後來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晉獻公死了之後,國家發生一些內亂,當時夷吾就請求秦穆公把他送回晉國做國君,當時的條件是說,如果你把我送回晉國做國君,我就把黃河以西的八個城池全部割讓給秦國。秦穆公就同意了,同意之後就把夷吾送回晉國,這就是晉惠公,這一年是公元前650年。

晉惠公夷吾回到晉國之後立刻就反悔了,為甚麼呢?之前他在跟秦穆公談條件的時候,他只是個匹夫,晉國的國土沒有一寸是他的,所以他說割讓城池,割的毫不心疼,等他一回去做了國君後,那八個城池就是他的了,就捨不得了。所以他跟秦穆公說:不然那八個城就算了吧。這樣晉惠公等於是背盟,這人沒有信義。

秦穆公當時想了想,忍下來了,沒有跟他計較,也沒有打。到了晉惠公做國君第四年的時候,晉國發生了天災,當時晉國老百姓就沒有吃的。晉惠公就向秦國請求借給他糧食。當時秦國有一個將軍丕豹,丕豹當時就跟秦穆公說不能借給晉國糧食,這晉惠公是一個沒有信義的人,我們應該趁著晉國鬧饑荒的時候去攻打他們。

百里奚這時站出來了,他說:晉國的國君得罪了我們大王,晉國的百姓又有甚麼罪呢?如今他們鬧饑荒,我們應該去賑濟晉國的百姓!秦穆公真是有王者之風!他就聽從了百里奚的建議,大開糧倉,從汾水、渭水、黃河三條水道,從秦國的都城雍(今陝西西安)向晉國的都城絳(今山西曲沃縣)運送糧食。同時陸路也在運糧,三條水路上的船隻和地上的車隊,首尾相接800里這麼長,把秦國的糧食大量的運到晉國去,這在歷史上稱為「泛舟之役」,是相當有名的一件事情!

秦穆公用了這麼多的糧食,做了這麼大的犧牲,不計前嫌的去賑濟晉國,到第二年的時候,換秦國遭災了,而晉國則是大豐收,秦穆公說今年因為我們遭災了嘛,我們向晉國借糧,至少把去年借的糧食還給我們。派了一個大臣去跟晉惠公商量。晉惠公一看秦國遭災了,立刻說這是攻打秦國的一個好機會!這人真是一個喪心病狂的人啊!一個以怨報德的小人!晉惠公就準備出兵去攻打秦國。

秦穆公大怒,立刻起兵迎戰,雙方在韓原交戰,歷史上稱此戰役為「韓原之戰」,在「韓原之戰」中,秦穆公的兵少,糧食也不足,在戰爭初期是失利的。秦穆公被晉國士兵給包圍起來,就在非常危險的時候,突然衝出來300個野人。那時候住在都城裡邊的人叫做國人,都城以外的叫做野人,這300個野人拿著大砍刀逢人就砍,武功其高,奔走如飛,就把晉兵殺散了,把秦穆公給救了。

秦穆公問他們是誰,野人說我們是來報恩的!原來在幾年以前,秦穆公有次丟了幾匹好馬,非常好的馬,就派官吏去查,一查發現這幾匹馬被這些野人給吃了,當時官吏就要把這些人抓起來以正刑法,秦穆公說我怎麼能夠因為馬去殺那麼多的人呢?為了幾匹馬殺人,他說:我聽說吃了好馬的馬肉,如果不喝酒的話,人會生病的。就送好酒讓他們喝。秦穆公不但沒有殺掉這些人,還送他們酒。這些野人他們知道後非常的感動,這一次他們是來報恩的。

秦穆公這種王者之風,也給自己多了一條出路,這些野人不受封賞,再拜而去。他們不但救了秦穆公,而且把晉惠公也抓起來了。這樣一個喪心病狂的小人,秦穆公怎麼對待他呢?秦穆公以諸侯之禮接待他,而且還把他放回了晉國。晉惠公回去之後也覺得很沒面子、很慚愧。於是就答應秦國把河西八城割讓給了秦國。

 

從這四個百里奚的故事中,大家可以看到百里奚的人品。看穿晉獻公「假途滅虢」之計,是他的「智」;貧窮時不到晉國做官,是為「忠」;推薦有才能的朋友蹇叔,並使他位居自己的上位,這是「義」;富貴不拋棄自己的妻子,「相堂認妻」,這是「不忘本」;勸秦穆公賑濟晉國的饑民,這是「仁」。

秦穆公在百里奚的輔佐下,吞併了十二個戎國。在西面更是把中原文化向西域傳播;同時由於這些戎國的加盟,使得秦國國力大大的增強;又因為以德撫而力征,得到了西河地區,把秦國的國境拓展到了黃河的邊上,這也為秦國後來爭霸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一季《東周列國》第十二集《王霸殊途》

春秋名相「五羖大夫」百里奚

春秋名相「五羖大夫」百里奚

newsletter-may-2018-article01-2

 

商鞅不懂王道和霸道的差別,將自己比喻為春秋名相百里奚,那麼我們就來講一講四個關於百里奚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叫做「假途滅虢」,百里奚是楚國人,家鄉在宛(今河南省南陽市)。百里奚年輕時非常窮,到30多歲的時候才結婚,娶了一個妻子叫杜氏,生了一個孩子。

後來家裡邊實在太窮了,他的妻子杜氏說,乾脆你出外看看有沒有能夠施展你的才華、做官的機會吧!當時家裡邊沒有吃的,杜氏把唯一一隻下蛋的母雞殺掉,然後家裡邊沒有柴火,杜氏就把門閂劈了,把雞燉了,讓百里奚飽飽的吃了一頓,就把他送走了。

百里奚先到宋國,後來又到齊國,因為沒有人引薦,越發的窮困潦倒,只好在齊國要飯。他在要飯的時候,碰到一個人叫蹇叔,蹇叔和他聊天之後,發現百里奚這人非常有才華,於是就幫助百里奚,可是蹇叔也很窮,所以百里奚就在蹇叔的家鄉給別人養牛,他養牛的功夫很好,把牛羊養得膘肥體壯。後來百里奚覺得大丈夫不能總是這樣,他就想出仕,就到了虞國,由於他的才華,到虞國之後就成為中大夫。

虞國是一個很小的國家,它跟晉國接壤,同時跟晉國接壤的另一個國家叫虢國,當時晉國的國君是晉獻公,晉獻公想把虢國和虞國都滅掉,但是虞國和虢國這兩個國家是互相支援的,你打虢國,虞國就幫助虢國;那麼打虞國的話,虢國就幫助虞國,所以怎麼辦呢?晉獻公就去離間它們,晉獻公準備了幾匹馬和一塊非常漂亮的寶玉送給虞國國君,他跟虞國國君講,說我現在想借你們國家的道去征伐虢國,我把我的好馬和寶玉送給你,作為借道的買路錢。

虞國國君是一個很貪婪的人,他看到馬和玉之後非常喜歡,就準備答應,當時他手下一個大夫宮之奇就阻止他,不讓虞國國君做這個事。宮之奇說:虞國和虢國就是嘴唇和牙齒的關係,「唇齒相依,唇亡齒寒」,如果你把虢國出賣給晉國,晉國一旦滅掉虢國,我們虞國也不會倖存的。

 

結果虞國的國君不聽勸告,同意了晉國的借道,晉國在把虢國滅掉之後,返回來順手把虞國也滅了,這故事留在《三十六計》中的一計—「假途滅虢」,這故事發生在公元前655年。

 

百里奚當時去虞國當大夫的時候,蹇叔就跟他講,他說現在這樣一個亂世,有很多的國家,你一定要選一個賢明的君主去投靠,為甚麼呢?因為在這樣的一個亂世,如果一個君主要糊塗的話,肯定有禍患臨頭,你去投奔一個糊塗的人,當禍患臨到這個國家的時候,你是跟他共患難呢?還是不跟他共患難呢?

你跟他共患難,那便是「不智」,因為你知道他糊塗,將來必有禍患,你還到他這兒,最後不是給自己招來禍患嗎?這就叫「不智」;可是如果你不跟他共患難,則是「不忠」,你都已經到這個國家出仕了,就應該忠於它,和它共患難。所以你要是找上一位糊塗的國君,你就只能在「不智」和「不忠」之間做選擇了。

百里奚說:哎呀,我實在太窮了,既然有這麼一個機會可以施展才華,我管不了這麼多了。他就到虞國去做大夫。他當時也勸虞國國君不可以借道,但是國君不聽勸。最後虞國被滅的時候,百里奚也被抓起來關到監獄裡了。後來晉獻公聽說百里奚這個人很有才華,他就問百里奚願不願意到晉國來做官?

百里奚說我跟著虞國國君已經是「不智」了,因為他糊塗嘛。可是我如果再投靠晉國的話,我不是既「不忠」又「不智」了嗎!我這兩全占全了。他說算了吧,我已經「不智」了,不能再「不忠」了,所以他就拒絕了晉獻公的要求。

當時晉國正好要跟秦國聯姻,晉獻公要把他的女兒嫁給秦穆公,於是就把百里奚作為陪嫁,送往秦國。百里奚一想:我這人都快70歲了,還要到那兒去做奴僕,這實在感覺很不好。於是百里奚就跑掉了,他往家鄉楚國跑,結果被抓住了,之後就讓他給楚國養牛,所以百里奚就在楚國繼續養牛。

秦穆公在娶了晉獻公的女兒之後,一看這個陪嫁名單,怎麼少了一個人哪?一看這人是百里奚,百里奚當時已經很有名了,大家都知道他。秦穆公就說得把這個人找到!這個人這麼有才華!我需要花多少錢把他贖回來呢?

newsletter-may-2018-article01-3

接著是第二個故事,叫「五羖大夫」。當時秦穆公手下有一個大夫叫公孫枝,公孫枝說,您千萬不能花很多錢,因為現在楚國還不知道他是一個賢人,你一旦把那麼多錢送過去,說要贖他的話,那楚國人不就知道百里奚的價值了嘛!楚國人自己就留著了,不會給你的!乾脆就用贖一個最普通奴隸的價格去贖回他!於是秦穆公就拿了五張黑羊皮到楚國去,說我有一個逃犯,我希望把他引渡回我們秦國去。

當時很多跟百里奚關係不錯的人,聽說百里奚要被抓過去就哭啊。百里奚就笑了,百里奚說像我這樣一個老頭,他還拿五張黑羊皮來贖,這根本就不值得。他肯定是要把我找過去,要用我的!他就笑著上了囚車到了秦國。

百里奚到了秦國之後,秦國國君一看,有點失望,他說:哎呀,你看你都已經70歲了,這麼老了。百里奚說:當年周文王在渭水邊上找到姜子牙,拜姜子牙為軍師的時候,姜子牙已經80歲了。我現在才70歲,你讓我去山上跟猛虎格鬥的話,我是老了一點,可是如果你要讓我給國家出主意的話,我比姜子牙還年輕10歲呢!

秦穆公覺得這老頭說話很有意思,就問百里奚說:那你對秦國未來的發展有甚麼看法嗎?百里奚就講了一段非常到位的話,他說:秦國現在的都城在雍(今陜西西安一帶),這是當年周文王和周武王發跡的地方,這裡山如犬牙、原如長蛇,這地方風水好得不得了!是王業所基!秦國佔據了這麼一塊有王氣的地方,那就是未來發展的一個很好的基礎!

秦國西面全是戎國,第一,戰鬥力很低,生產力不行,武器不精良;第二,戎國國家小,我們可以把戎國一個一個吃掉,得到土地我們可以耕作,得到士兵、百姓可以作為我們秦國的士兵,這樣我們土地有了、人口也有了,將來哪天中原有變的時候,就是我們成王業的基礎!我們就可以跨過黃河向中原圖霸!

百里奚幾句話就說到了秦穆公的心裡,秦穆公說你太有才了!我給你一個上卿的爵位,這可是最高的爵位!百里奚說我不要這個爵位,因為我有一個朋友叫蹇叔,他的才能勝我十倍!我希望你能夠把蹇叔請來,我願意做他的副手!於是秦穆公就把蹇叔也請到了秦國,兩個老頭到了秦國,輔佐秦穆公至少有20多年的時間,快到100歲的時候他們倆才相繼去世。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一季《東周列國》第十二集《王霸殊途》

「刎頸之交」和「負荊請罪」的故事

「刎頸之交」和「負荊請罪」的故事

獲得了在「澠池會」上的外交勝利之後,趙王占了很大便宜,很有面子、很風光的回到趙國,還帶了一個人質回來,所以他覺得藺相如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了,於是就命令藺相如為上卿,就是一國最高的爵位,位在大將軍廉頗之上,所以廉頗就很不高興。

廉頗說我這樣一個將軍,有攻城野戰之大功,出去打仗的時候風餐露宿,冒那麼大的危險九死一生為趙國開疆拓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之勞,而位居吾上。藺相如就這麼說說話就爬到我的上面去了。他說將來如果有天見到藺相如的話,我一定要侮辱他一下,藺相如聽到這話之後就不上朝,為了避免跟廉頗相見。

有次藺相如出去的時候,遠遠看見廉頗的車駛過來,藺相如馬上命令自己趕車的人把車趕到旁邊胡同裏邊去,等到廉頗的車子過去以後他才出來,所以廉頗在外邊更加趾高氣昂,藺相如不敢惹我是吧!他覺得自己牛得不得了,那麼藺相如手下的那些門客們就面子上掛不住了,他們跑到藺相如面前跟藺相如說,說我們拋棄自己的家庭,拋棄自己的土地,來跟你是為甚麼呢?是因為你是一個大丈夫啊!那你怎麼現在這麼窩囊?你的爵位比廉頗高,你不但不敢跟廉頗爭,哪怕是在大街上見到他都跟耗子見了貓一樣,我們實在是太沒面子了,如果你這樣懦弱的話,我們就不跟著你了,我們都走了。

藺相如說你們先別走,我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覺得廉將軍和秦王誰更厲害?還用說嗎?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說對啊,他說以秦王如此的威勢,我藺相如都可以在朝堂上喝斥他,而且辱其群臣,像我這麼一個人雖然說不怎麼爭氣,但是我難道會怕廉將軍嗎?我只是想這麼一個問題,這在《史記》裏邊是很有名的一句話,他說「顧吾念之」,我就想這麼一件事:「彊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彊秦之所以不敢打我們,「徒以吾二人在也」就是因為害怕我和廉頗,我之所以不跟他爭「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我是把國家大事放在前面,把我個人的恩怨放在後面。

底下門客聽完之後很感動,後來這件事情就傳出去了,傳到了廉頗那裏,廉頗聽到之後慚愧得不得了,於是他就把自己的上衣都脫了,光了脊梁在身上綁了一個藤條,然後到藺相如的家門口,跪在門口,這就是「負荊請罪」,荊就是藤條,意思就是我犯了罪,打我一頓吧。藺相如一看廉頗負荊請罪,藺相如也很感動,出了門把廉頗扶起來。廉頗說「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像我這樣一個見識淺陋的人,沒有想到你是如此的大度!於是兩人握著手就相持泣下,結為「刎頸之交」。「刎頸之交」和「負荊請罪」這兩個成語就是這麼來的。

我們這裏要說一下,其實藺相如不是僅僅是有口舌之勞,他也是領軍打過仗的,按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記載,他曾經派兵攻打過齊國,一直打到齊國一個叫平邑的地方。其實如果沒有藺相如「將相和」這段故事的話,藺相如他只是一個智勇雙全的人,他去騙秦王把和氏璧騙回來,完璧歸趙,非常勇敢。但是有了他「將相和」故事之後,我們就可以看到他是一個非常寬容大度的人。

藺相如靠自己的謙下去贏得別人的人心,謙下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美德,藺相如可以說是大丈夫能屈能伸,在敵人面前的話剛烈;在自己同僚面前他謙下。老子講過一句話:「江海之所以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就是說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河流匯聚的地方,是因為他把自己擺得比所有河流都要低。那麼藺相如就是以謙下贏得同僚真正的尊敬。司馬遷對藺相如有一個評價:「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一季《東周列國》第十九集《完璧歸趙》

「完璧歸趙」的藺相如

「完璧歸趙」的藺相如

在趙惠文王十六年的時候發生了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完璧歸趙」,這年趙惠文王得到了一塊和氏璧,當時秦昭襄王就寫了一封信跟趙王商量,他說聽說你得了一塊非常美的美玉,所以願意以十五座城作為代價,希望來交換這塊玉。

當時趙何就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了,如果你不給呢,秦國很強大,要來打你把東西搶過去你是無可奈何的;可是你給他的話呢,他也可能是個騙子,玉到手之後是不會給你城池的。趙惠文王就跟底下的人商量,大家都沒主意。

趙惠文王手下有一個宦官叫做繆賢,繆賢他就推薦了一個人,這人就是藺相如。藺相如這人是一個很懂政治,也很懂得人心理的這麼個人,當時繆賢給趙王講了個故事,他說藺相如是他的一位門客,有次我犯了罪,得罪了大王,所以說我就想逃到燕國去,藺相如就攔住我,問我要逃到哪裏?我說要去燕國,藺相如就問我說:你了解燕國的國君嗎?我說了解啊!藺相如就說:你怎麼了解他的呢?

然後繆賢就講:有次趙國和燕國兩國搞一些外交禮儀活動,兩個國君見面喝酒,在宴會上燕王偷偷拉住我的手對我說:希望能和你交一個朋友。因為這樣,我覺得燕王還是挺重視我的,挺看重我的,所以我就想去投奔燕王。藺相如說:燕王重視的不是你,他重視的是你這個位置,因為你是趙王的寵臣,而趙國強,燕國弱,他是希望借助你和趙國搞好關係。如果你因為得罪了趙王而跑到燕國去的話,他馬上就會把你抓起來,送回給趙王做一個人情,怎麼會庇護你呢?!繆賢一想就明白了。

很多人其實想不明白這個問題,別人對你客氣,可能不見得是對你好,看重的是你的權力,或者是看重你的財產,或者看重你能為他做甚麼事情。繆賢當時這個事沒想明白,被藺相如一語道破。所以繆賢就覺得藺相如是一個很懂得人物心理的人,他就問藺相如現在怎麼辦?燕國也不能去,不是沒退路了嗎?藺相如說你犯了這個事兒,是一個很小的事情,你只要去誠心誠意的向大王認個罪,大王是不會把您怎麼樣的。

繆賢就聽了藺相如的話,「肉袒伏斧質」就是把自己的上衣脫光了之後,躺在砧板上表示自己要認罪,果然趙王就赦免了繆賢,所以繆賢認為藺相如是一個人才,他就把藺相如推薦給了趙王。趙王於是召見藺相如,他問藺相如寶玉是應該給還是不應該給?

藺相如他沒有去分析利害、分析是非、或者分析曲直,他說如果秦國出了這麼大的價錢,我們還不肯給的話,那我們趙國就理虧了。如果我們給了秦國,但他不給我們城池的話,秦國就理虧了。現在趙國軍事上已經是弱勢了,我們跟秦國相比,在道德上我們不能再處於弱勢,所以我的想法是:應該把玉送給秦國。

趙何還是有點兒猶豫,那如果秦國不給我們城池怎麼辦?藺相如就說了一句很著名的話:「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完璧歸趙」的成語就是這麼來的。於是藺相如就帶了寶玉到了秦國,到了秦國之後,秦昭襄王很得意,要拿寶玉過來看,看完之後他又傳給大臣看,大臣看完之後又傳到後宮給美人看,隻字不提要給趙國十五座城的事。

藺相如當時一看寶玉已經給了秦王,要想完璧歸趙的話怎麼辦?他就必須得做兩件事--第一件事:得把寶玉給騙回來,騙到自己手裏邊去;第二件事:他得想辦法把寶玉送回到趙國去,這中間是需要時間的。於是他就撒了兩個謊,他跟秦王說「璧有微瑕,請指示王」說這個寶玉上有一個小黑點,你沒看見,我要給你指出來。

秦王說就把寶玉交給了藺相如,藺相如拿到了寶玉之後,他就開始退、退、退,就退到了一個柱子旁邊,背靠著柱子,為甚麼呢?因為這樣後面不會有人來搶,等於是柱子把他擋住了,他拿著寶玉之後斜著眼睛看著柱子,然後跟秦王講,他說:當時我來送寶玉的時候,很多人就懷疑秦國是不會給趙國城的,但是我認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普通老百姓互相之間說話都是算話的,何況秦國這樣一個大國的國君!

所以我就把這個寶玉帶來了,沒想到大王拿到寶玉之後如此的輕慢,不但給大臣看,還傳給後宮的美人,我看你是根本沒有一點誠意要把十五座城給我們。如果你要逼我的話呢,今天我的腦袋就和這個玉一塊撞碎在這個柱子上!然後他就做出一個要跟這個寶玉一塊撞碎的樣子。

當然秦王就很緊張了,他說你不是要十五座城嘛,等一下,然後他就把有司叫過來,拿地圖來,說哪座城、哪座城,藺相如一看就知道他沒誠意要給。然後藺相如就撒了第二個謊,他說我在來秦國之前,我們趙王非常重視這件重大的外交活動,所以他當時沐浴齋戒,就是不喝酒、不吃肉、不碰女人,一共五天的時間,然後恭恭敬敬的寫下國書,讓我把寶玉送過來。如果大王想要得到這塊寶玉的話,請你在宮殿裏邊也齋戒五日,然後要設下九賓之禮,最隆重的外交禮節來迎接這塊寶玉,這樣我才可以把寶玉給你。

秦王一看寶玉在藺相如手裏邊,也沒辦法嘛,就答應了。藺相如就回到了自己的館驛,藺相如撒了第二個謊為的是爭取五天的時間,可以把寶玉偷偷的走私出秦國。他一回到館驛,馬上要一個手下穿上粗布衣服,打扮很窮的樣子,然後把寶玉纏在身上,從小道偷偷的回到趙國去了。

過了五天以後,秦王在朝堂上設九賓之禮,準備迎寶玉,傳藺相如進來,藺相如當時進來時,大搖大擺,兩手空空,秦王說寶玉呢?藺相如說寶玉已經送回去了,送回趙國了。秦王就很怒,藺相如就說,他說秦國從秦穆公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二十多個國君了,沒有一個國君不是騙子!他就給他舉例子:張儀欺楚呀、商鞅欺魏呀、孟明欺晉,給他舉了一些例子,說秦國的國君從古到今從無信義,所以說我非常害怕一旦把寶玉給了你,大王不給我們城?

現在天下大勢是這樣的,秦強而趙弱,如果你把十五座城給趙國的話,趙國是不敢不把玉給你的,所以我的建議是你先把城給趙國,然後趙國再把寶玉給你,這就像做生意一樣,款到發貨、貨到付款。那麼當時秦王就很生氣,底下大臣也非常生氣,藺相如最後還說了一句話:我知道我欺騙了大王是犯死罪的,請把大鍋架起來,我可以跳到油鍋裏邊去。當時秦王看到藺相如這麼無畏,而且他講話慷慨激昂,好像自己很占理的樣子,所以秦王說:哎呀,算了算了,即使殺了你,寶玉也不會到我們秦國來的,你還是回去吧。反而是把藺相如禮送回到了趙國。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一季《東周列國》第十九集《完璧歸趙》

一探元宵賞花燈的源頭

一探元宵賞花燈的源頭

元宵節,新年的第一個月圓日、月圓夜,又稱為元夕、元夜。中國傳統過年的節慶到了元宵節達到最後一波的高潮。元宵夜普天之下攜家帶眷的、青春有約的,老老少少熱鬧歡騰「鬧元宵」之後,才將過年迎春劃下圓滿的句點。

從古人的詩詞中,可以看到「鬧元宵」熱鬧的喜氣滿人間:

燈火元宵閙古祠。(宋.陳希聲 《春日田園雜興五首 其三 》)

春城簫鼔無端閙,說近元宵。(採桑子其二 甲戌正月十三夜風雨作(明.顧璘) )

正陽門外鬧元宵,金犢花驄意氣驕。十里香塵迷錦幛,三更煙火走虹橋。(琉璃廠行(淸.勞之辨)

古來慶祝元宵的民俗活動多采多姿。黃曆正月十五這一天又稱「燈節」,這一夜賞月又「賞燈火」。到了今日,元宵節賞花燈更是成了一個直接的聯想,賞花燈就是元宵的經典活動。那麼,中國文化中的元宵「燈節」,以「賞燈火」慶元宵到底是從何時開始的呢?相傳,元宵這一天,通宵張燈、擊鼓鳴鑼,供人玩賞,相傳開始於漢朝。

mar-2018-article02-2

漢文帝 慶祝戡平「諸呂之亂」

一般認為元宵節開始於漢朝。西漢文景慶祝戡平「諸呂之亂」與民同樂,是傳說中最早的元宵節起源。漢高祖崩薨,其後皇后和呂氏家族把持朝政。大將周勃、大臣陳平戡平「諸呂之亂」迎接代王劉恒即位稱帝,而戡平亂事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此後,每逢正月十五這一天漢文帝都會出宮遊玩,與民同樂。

據說漢文帝將正月十五夜稱為「元宵」,因為這一天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夜。中國新年的熱鬧喜慶延伸到元宵,白晝為市,夜間燃燈賞月,熱鬧非凡。

 

漢武帝 祭祀太一神

正月十五元宵夜燈火大張、徹夜通明的慶典儀式,和漢武帝祭祀太一神有關聯。

《史記.樂書》曰:「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常有流星經於祠壇上。」這段記載指出漢朝在正月的第一個辛日在甘泉寺祭祀太一神,從黃昏祭祀到天明,通宵達旦祀以盛大的燈火,而且常見流星劃過壇的上方,天人共會。

戰國時代宋玉的《高唐賦》中就有祭祀禮敬太一神的記述:「醮諸神,禮太一。」《漢書.天文志》記載「泰一」(太一),說:「 中宮天極星」。這漢代時在春天祭祀太一神的人天之會,夜觀綵燈的燈火之會的遺跡,成了今人元宵節夜遊觀燈的起源。

道教中習稱的天皇大帝、玉皇大帝,同指太一神。在道教中說,正月十五日上元節是主宰天庭的天官大帝的誕辰,在這一天「天官賜福」給人間虔誠、善良的人。《太平御覽.道部二.真人上》稱「太一上元君」,是萬仙的司長,原本《大洞玉經》:「太一上元君者,萬仙之司主。」這和謬忌上奏漢武帝請祀「天神貴者太一」有同樣的看法。

所以在民俗中,慶元宵就是天上共人間的盛會。漢武帝時,在正月十五舉行「太一神」的祭祀活動,非常隆重又盛大。

 

漢明帝 賞燈禮佛

另有一說,元月十五日夜張燈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與佛教儀典有關。

漢明帝提倡佛法,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之地在正月十五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於是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一律「燃燈敬佛」,虔誠表示對神佛的尊敬。

據《大唐西域記.卷第八》(釋玄奘奉敕譯)記載,印度摩揭陀國「菩提樹北門外摩訶菩提僧伽藍……中有如來舍利。……每歲至如來大神變月滿之日出示眾(原注曰:即印度十二月三十日,當此正月十五日也)此時也或放光或雨花。」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

正月十五元宵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及道教文化的影響逐漸在中國各地擴展開來。在漢魏之後各代,元宵成為普天同慶,禮敬神明、喜慶團圓的民俗節慶。

正月十五日元宵節這一天,人間喜團圓的年中第一個滿月夜,古來也是禮敬天宇神佛的盛大日子,「元宵節」的張燈、賞燈的喜慶活動,從此產生了。而今,我們在鬧元宵、賞燈節燦爛輝煌之際,不也正是回顧、探索人在天地間的定位之時?

 

—節錄自:大紀元文化網>歲時節慶禮俗>探一探 鬧元宵賞花燈的源頭

元宵節漫話

元宵節漫話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新的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象徵著春天的到來,又稱為上元節、元夕節或燈節。元宵節歷史悠久,文化意蘊濃厚,古時每逢這大地回春的夜晚,天上皓月高懸,地上人們點起彩燈萬盞,歌舞笙樂,團圓相聚,表達驅邪迎祥、祈許光明之意。

相傳元宵節起源於道家祭神禮儀,據《歲時雜記》記載,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因這一日為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故上元節要燃燈慶祝。秦末時亦有「正月十五燃燈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說。漢武帝時,把對「太乙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漢明帝時,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不論士族庶民,一律「燃燈敬佛」,以示對神佛的尊敬和虔誠。此後,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道文化的影響擴大而逐漸擴展開來,歷朝歷代都以此為一大盛事,各種活動也更加豐富多彩。

元宵節的月,是歷代文人描寫之點。如唐代蘇味道寫的:「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正月十五夜》)描寫長安城元宵之夜樹上掛滿彩燈,如火樹一般,燈光的華麗又似明豔的花朵。詩中一個「合」字傳神地道出全城燈火相連、四望如一的場面。此時城門的鐵鎖也打開了,人們如潮水般湧來,月光也追逐著人們,洒遍每一個角落,燈月交輝,民眾的喜悅不言而喻。明代唐寅寫的「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元宵》),清代姚元之寫的「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詠元宵節》),把元宵節的月與燈、春與人描寫的淋漓盡致。

元宵節的燈,是節日的主角,元宵節又稱燈節,有祭祀、敬神、驅邪、祈求光明之意。燈的種類繁多,按工藝材料分,有布帛燈、紙燈、琉璃燈、白玉燈、麥絲燈、竹燈等;按造型分,有梅花燈、荷花燈、仙鶴燈、長鯨燈、玉兔燈等,不僅製作精美,而且燈上畫著著名的神仙故事和歷史故事,蘊涵著歷史文化、倫理道德、審美意識、價值觀念等豐富內容。

屆時家家戶戶懸掛五色燈彩,大街小巷的燈市、燈社、燈謎、燈會大放異彩。君臣百姓都去觀燈或猜燈謎,傳統文化的內在精神,敬天敬神、從善如流、弘揚正氣等道德理念深入人心,使人從中受到智慧的啟迪。如展現神仙世界的大型燈組─鰲山燈,氣勢恢宏,體量巨大,薈萃千百盞華燈、山石、樹木、樓閣,佛、仙、神的雕塑、繪畫,以表現傳說中的神仙及仙境,其景美輪美奐,使人仿佛進入仙境,正如明代王世貞寫的「煙火樓台疑化國,高明世界正宸遊。」還有各種佛燈、道燈、子牙封神燈、八仙過海燈、孔明燈、唐僧取經燈等,舉不勝舉,令人賞心悅目,益智增慧。

唐代時社會昇平,經濟富庶,文化昌明,元宵放燈已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唐代盧照鄰寫的《十五夜觀燈》:「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形像的描繪了燈火規模之大,絢麗多彩的元宵燈火將大地點綴的五彩繽紛,甚至一直綿延不絕的與昊昊天穹連成一片,遠處的燈光恍若點點繁星墜地,靠樓的燈光似明月高懸,與夜空中的繁星融為一體,置身其中,妙不可言。從這裏人們可以了解到盛唐時「花萼樓門雨露新,長安城市太平人」的城市風貌。張祜在《正月十五夜燈》中寫的「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三百內人連袖舞 ,一時天上著詞聲」,描繪出此時燈月輝映,家家出門,萬人空巷,歌舞樂聲之盛大,直傳天上,這也正是唐代燈節的雅緻之處和文化氛圍之所在。

 

宋以後直到明、清,燈節依然昌盛。《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每逢燈節,開封御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燄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可謂「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辛棄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這裏的「花千樹」指燈,「星如雨」也指燈,「魚龍舞」指魚燈、龍燈及各種各樣數不清的燈彩和煙火。形容當時燈火之輝煌,如同東風一夜之間使百花盛開,又如將空中的繁星吹落,像陣陣星雨,悅耳的音樂之聲在四處迴盪。詩人將元夜美景寫的生機勃勃,使人感到明麗的春光就在眼前,因此詩中首句後來常被人們描寫春天的美景。

元宵節的習俗。民間過元宵節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象徵著「團團圓圓」,宋代周必大在《元宵夜煮浮元子》中寫道:「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清代符曾寫的《上元竹枝詞》:「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描繪出人們賣元宵、吃元宵的場景。清代丘逢甲寫的《元夕無月》:「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描寫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團圓的渴望。

大地回春的夜晚,春天的來臨,人們還有歌舞笙樂等各種活動。宋代范成大在《元夕立春》中寫道「雪林一夜收寒了,東風恰向燈前到。今夕是何年,新春新月圓」,描繪出「眼前無限春」的景色;清代阮元在《羊城燈市》中寫道:「月能徹夜春光滿,人似探花馬未停;是說瀛洲雙客到,書窗更有萬燈青」,描寫出月光伴著春色扣門而來,詩人對著一闌如水的月色,一窗氤氳的燈火,心境澄澈而平靜,挑燈捧書夜讀。

元宵節文化內涵的核心是祭祀敬神,驅除邪魔,祈求光明,迎接春天。正月為春季萬物生機萌動之時,在這正月第一個月圓之夜,人們寄託了對溫暖春天的渴望和對光明未來的期盼。

—節錄自:大紀元文化網>歲時節慶禮俗>元宵節漫話

賞《歲朝圖》歡慶歲朝

賞《歲朝圖》歡慶歲朝

過年了,新年到!市井庶民們放鞭炮迎新年,文人們畫畫迎新年,過富貴風雅年!慶賀新年有專門的畫嗎?除了人們熟悉的「年年有餘」、「招財進寶」,還有……?在中國古代繪畫中,文人畫家的「歲朝圖」就是專為慶賀新年而作的畫;在現代,又成了探索古代年俗的文獻庫。

從宋代開始,歷朝歷代留下許多精品《歲朝圖》--「民俗歲朝圖」、「歲朝清供圖」。本文《賞〈歲朝圖〉 過個富貴風雅年》將作系列的導覽,帶給讀者喜氣,也過個富貴風雅年!

歲朝圖

「歲朝」是一歲之始、一年的開始,就是指黃曆大年初一這一天。「歲朝」象徵著除舊布新,揚棄舊有不好的一切,置換新氣象、新希望。《歲朝圖》畫中就蘊含著這樣的願景。

歲朝圖起源

這個「歲朝圖」最早是在宋代宮廷中出現的,也就是畫院的產物。之後,因為立意清朗,內蘊高雅,又能在一年中最重要的民俗節慶中增添另類光采,因而一代沿襲一代,一直流傳下來。

「歲朝圖」在取材上可分兩種:一是描繪除舊布新或其它慶賀場景,在各種活動中,各類動態中取其象徵意義;二是像西畫中的「靜物畫」般,以蔬果、瓶花、古物等清雅之物入畫,賦予祥瑞象徵與文化內涵。這類畫作大多以「歲朝清供圖」來命名。透過前者我們得以回溯也可了解每個朝代的新年習俗;至於後者,則可讓我們探知古代文人雅士,在過年期間,如何追求古雅情調,如何為自己新年第一天添增韻事和詩情。

民俗《歲朝圖》歡慶歲朝富貴吉祥的年味

在一般民俗方面,過年之前,家家宅屋內外都要大清掃;除夕大年夜要祀神祭祖,吃團圓飯,拜年。最重要的是長輩發給晚輩紅包,或倒過來,長輩收取晚輩孝敬的紅包。之後要守歲。然後隨著爆竹聲漫天響起,人人都沉浸到喜慶歡樂的濃濃年味氛圍中。

到了新年這天早晨,上自帝王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穿上新衣,百官要入朝向皇帝叩首祝賀,謂之「朝賀」。一般百姓則是親朋好友之間互相拜年,口稱「恭喜」「恭喜發財」等等吉利語。

《後漢書·周磐傳》:「歲朝會集諸生,講論終日。」古代文士的新年佳節是在「講論終日」中度過的,而一般百姓則輕鬆對待,不論男女老幼,人人都熱切地迎新,或拜祭各方神祉,或走親戚、拜年、訪友、喝酒、聚會、玩牌等等。

2018cny-greeting-article02

姚文翰的《歲朝歡慶圖》描繪的是清朝時代,一個大戶人家在過年時,闔家歡慶團圓的場景。畫家以「俯瞰法」透過描繪各類活動,將新年節慶歡樂的氣氛描繪得淋漓盡致。

畫幅中,幾位長者坐在前廳邊聊天,邊閒適地觀看大院裡的兒孫輩們,有嬉戲的,有點燃爆竹的,有打鼓的、吹笙、拍板、敲鑼的,有玩懸絲傀儡等等,整個大院充滿了歡樂的氣息。

而作為家僕來說,可忙了!或在一旁持壺侍立,或穿梭於前廳間、迴廊裡,來來回回端送糕果。後院諸多婦女們則在各處忙碌地準備餐點美食;遠處閣樓上還可看見幾個男僕正在合力掛起大燈籠。

堂屋前,大院中有一火盆,燃著松枝,有人正在照料、添加新柴;而在室內,長者身後也布置著花卉大屏風,還有幾瓶插著牡丹的大花瓶。不管室內或者室外,不論是動態或靜態,在在都烘托著濃厚的、富貴吉祥的年味。

 

—節錄自:大紀元文化網>年俗文化 慶賀新年珍玩>過個富貴風雅年(1)賞《歲朝圖》歡慶歲朝

桃符門神 闢邪迎新年

桃符門神 闢邪迎新年

新歲就要到來!坊間賣場推出形形色色的春貼,如春聯、桃符門神畫、斗方貼、春條等等吉祥飾物,迎新年氣氛熱絡。這些年俗春貼中傳承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傳達中華兒女心-敬天敬神、祈福納祥、寄望美好的未來。

黃帝時代 傳桃木能闢邪迎福

門戶上的桃符代表驅邪避凶、除舊布新迎福的象徵。中國文化中「桃符」的傳統,可上溯幾千年,春聯在清代之前,多稱「桃符」。民間過年布置桃符,淵源於黃帝時代就有的桃木能闢邪的傳說,相信在桃木上作畫可以闢邪迎福。

古人在桃木上畫神像以討吉祥叫「桃符」。古代民間盛傳度朔山的巨大桃樹下,有荼和鬱壘兩個神人,專門緝拿妖魔鬼怪,他們將壞鬼用葦繩捆綁起來餵老虎吃。老百姓就用桃木雕刻或畫出想像中的神人,用來懸掛門上,藉以趨吉避凶。

東漢時代就留下這傳說的來源。應劭的《風俗通義》〈祀典〉「桃梗、葦茭、畫虎」條目之下有記載,這傳說是從上古黃帝時代就有的:

《黃帝書》:「上古之時,有荼與鬱壘昆弟二人,性能執鬼。度朔山上章桃樹,下簡閱百鬼,無道理,妄為人禍害,荼與鬱壘縳以葦索,執以食虎。」於是縣官常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茭,畫虎於門,皆追效於前事,冀以衛凶也。

荼與鬱壘兩兄弟就像是神界的公義判官,專門審判鬼界的臧否曲直。他們將無端害人、為禍人間的鬼用蘆葦繩捆綁起來投給老虎吃掉。所以東漢縣官就在除夕時裝飾桃木神人--荼與鬱壘,並且在門上懸蘆葦繩、畫虎,用以驅邪避凶。

 

魏晉南北朝仙木桃符 神荼鬱壘

魏晉、南北朝承襲了桃木神人的風俗,發展成桃符門神。因為桃樹能闢邪,故而桃木板又叫「仙木」。人們取來桃板,畫上荼和鬱壘像掛在門戶左右兩邊,稱「門神」。同時,懸葦索在門上,而門上的虎畫,換成了金雞--章桃樹上的那隻領頭叫開新年新天地的司晨金雞。梁朝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的民俗中提到,這樣的桃符門飾百鬼都害怕。

多元多彩的門神桃符

唐代的武將和鍾馗入了門神之列,有了豐富的時代味了。唐代以武勇、忠義留名的武將尉遲恭(敬德)與秦瓊(叔寶)是現在民間常見的門神畫人物,保祐家家戶戶的平安歲月。《西遊記》說,尉遲恭與秦瓊兩人保護唐太宗李世民免於龍王鬼魂之犯。吳道子把兩人畫成門神畫像也一樣發揮驅鬼的效力,因此民間爭相仿效。

鍾馗的傳說不少,最早見於《唐逸史》。傳說他才華出眾,卻長得豹頭虎額、鐵面環眼,滿臉虯鬚,在高祖年間應試武舉人,因相貌奇醜而落第,羞憤當殿撞階而死。後來蒙高祖賜緣袍陪葬,鍾馗物化後誓要為大唐斬妖除魔。唐玄宗曾經一度瘧疾病重,夢中見到鍾馗為他捉鬼,醒後瘧疾也好了,於是立刻命畫師按夢中所見畫了《鍾馗捉鬼圖》,從此鍾馗之名盛傳天下。在道教中的「賜福鎮宅真君」、「驅邪真君」就是鍾馗。

後代還有特殊的門神畫,例如仙子門神、童子門神都有,真是趣味萬千、多姿多彩。

 

兩宋門神 迎福春貼兒

桃板、桃符的風俗到宋代還很風行。北宋的京都風俗誌《東京夢華錄》記載了 臨過年前節景:「近歲節,市井皆印賣門神、鍾馗、桃板、桃符,及財門鈍驢和回頭鹿馬之行帖子」。這歲俗節景到了南宋末年還是一樣,看《夢粱錄》記載京城除夕前:「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紙馬鋪印鐘馗、財馬、迴頭馬等,饋與主顧。」另一本南宋風俗誌《武林舊事》也紀錄除夕「貼天行貼兒財門於楣」。可以見到,宋代流行鍾馗像的門神桃符,而迎財門的春貼(迎春牌、行帖子)在庶民間非常討喜。

「天行貼兒」、「行帖子」,就是貼在門楣(天行)上的橫批,一家人順天而行、順天行善,順利化災。財門鈍驢、回頭鹿馬和財馬的行帖子,是那時代的特色春貼,畫著戴柴(財)的驢子、回頭望的鹿(祿)馬,為主家招來財祿,現在已經不傳了。它和現在的「年年有餘(魚)」的春貼都屬於招財祿門的。

門神桃符和招財進寶的吉祥春貼,在過年習俗中傳遞了闢邪納福的新年味兒,伴隨千家萬戶歲歲平安的心願,代代傳承了幾千年,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偉氣象。

—節錄自:大紀元文化網>過年民俗集錦>桃符門神闢邪 春貼招福迎新年

太史公司馬遷與《史記》

太史公司馬遷與《史記》

xtfy2-39-13

為完成《史記》,司馬遷選擇了接受屈辱的腐刑,從此他的生命已經和《史記》合為一體,寫作《史記》既是他繼續活下去的動力,也是他洗刷自己恥辱的唯一辦法,那麼司馬遷是個什麼樣的人,《史記》又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

這裡我要介紹一下司馬遷,司馬遷出生於龍門,這個地方在現在的陝西韓城,出生的年份是公元前145年,10歲的時候就開始頌讀古文,19歲的時候開始遊歷天下,當時他的足跡遍布黃河下游、長江和淮河流域,那麼後來到25歲的時候司馬遷任郎官,再後來以監軍的身份出使西南,後來又到四川、重慶、雲南、甚至是貴州一帶。當時漢武帝在通西南夷的時候,司馬遷也到西南這些省份遊歷了一圈,這樣司馬遷的足跡就遍布了大半個中國。

司馬遷就有很多機會,實地考察那些歷史傳說中的事件、發生的地點,採訪當地的人,由此可以得到很多非常珍貴的史料。司馬遷的史料有三個來源,第一個來源是古代書籍的記載,比如說《左傳》、《國語》、《戰國策》,或者是一些列國以前的歷史記載。還有一個來源是司馬遷親身的經歷,比如說漢武帝時代一些名臣,像桑弘羊、公孫弘、東方朔、衛青、霍去病等等,司馬遷有機會和他們直接接觸,能夠了解他們的為人,所以說也能夠寫下很多非常有見地的文字。

第三種史料的來源就是他實地採訪,司馬遷經常到這些名人的故居去拜訪當地的人,採訪那些當地還活著的年齡很大的人,聽他們講那些名人過去的故事,比如在《史記》中有一個章節叫做《樊酈滕灌列傳》,這裡邊司馬遷說「吾適豐沛,問其遺老,觀故蕭、曹、樊噲、滕公之家,及其素,異哉所聞。」就是我到達豐和沛這個地方的時候,這地方是蕭何、曹參、樊噲、滕公(夏侯嬰),他們四人的故居,然後問其遺老,就是問那些還活著的年齡很大的人,這些人就把司馬遷領到這些人過去住的房子裡,給他講他們過去的事蹟,跟以前在別的地方聽說的都不一樣,這樣的話司馬遷就記載下來。

《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上起軒轅黃帝下至漢武帝時期,時間橫跨三千年,開創了以人物傳記來記載歷史的先河,此例一開,自司馬遷之後,後世所有正史均按「紀傳體」撰寫,成為中華文化最重要的典籍,總成「二十四史」。

司馬遷寫《史記》的原因,如果我們要看一看《史記》的最後一章《太史公自序》,和司馬遷後來寫的《報任安書》,我總結為四點:承遺命、續六經、頌盛德、雪恥辱。

我們先說第一個原因就是承遺命,司馬遷的父親是司馬談,他也是做太史令,司馬談他也是希望能夠把春秋之後,就是在孔子去世以後,史書就沒有一個系統的記載,那麼司馬談希望能夠接續孔子的工作,所以司馬談做了很多史料蒐集工作,但是在公元前110年的時候,發生一件事情,當時的漢武帝到泰山去封禪,就是到泰山去祭天祭地,做一個太史令來講,這種事情是很難得一見的,因為只有那些非常聖明的皇帝才有資格去祭祀天地。

所以司馬談很希望去觀禮,非常可惜的是司馬談當時身染重病,沒有辦法去參與這樣的盛事,這個時候司馬遷回到了父親的病榻前,當然是給父親送終,司馬談就跟司馬遷講了這樣一番話,他說現在我們遇到的是一個千年不遇的盛世,皇帝到泰山祭祀天地,但是我卻不能跟從,這就是我的命啊!作為一個兒子來說,我希望你做一個孝子。孝子有幾種境界,一種境界是孝敬父母、為國君盡忠,而更重要的孝敬,就是能夠留下不朽的文字,光宗耀祖,顯耀父母的名字,我希望你能夠光耀我們家的門庭。

xtfy2tuka-39-41

司馬遷寫《史記》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延續「六經」,我們現在都說「四書五經」,就是儒家的經典:「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是宋朝之後才有的概念。「五經」是《詩》、《書》、《禮》、《易》、《春秋》。其實還少了一經,當時孔子整理的其實是「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這個《樂》講的是音樂,後來散失了,再也沒有找到,連殘篇都沒有找到。

實際上「六經」並不都是孔子寫的,孔子寫的是《春秋》,然後給《周易》做了注釋,然後給《詩經》和《尚書》做了一定的編輯工作,然後給《禮》和《樂》做了一些整理工作,所以孔子和六經都有關係。孔子的《春秋》寫到獲麟為止,就是有一次捕獲了一個麒麟,孔子的《春秋》就到此結束了,從那之後的四百多年,就沒有人再接續孔子的工作,把一個系統的史料留下來。所以司馬遷對自己的定位是非常高的,他是把自己擺到了孔子那樣的位置,希望續寫「六經」。

司馬遷寫史第三個原因就是頌盛德,當時有一個叫做壺遂的人跟司馬遷有一個探討,他說很多過去的那些人,留下了他們的文字,是因為他們處在一個亂世,比如說孔子為什麼寫《春秋》?是因為當時禮崩樂壞,所以孔子就通過寫《春秋》來歸正人們的道德的觀念恢復禮樂。

司馬遷說「不然」這個看法是不對的,他說當年伏羲他的道德非常的純厚,但是留下了「八卦」、文王留下了「周易」,文王也是一個非常有道德的人,然後堯和舜,他們的這種高尚的道德寫在了《尚書》裡,然後成湯周武的功業,詩人做詩紀念他們寫在了《詩經》裡面。所以這些留下來的文字,也是希望給後代訂立一個道德的法則。

他說作為一個臣子,不能夠把這樣一個盛世記錄下的話,那就是我們的失職,這是司馬遷當時對寫《史記》動機的一個解釋,就是要頌聖德,把漢武這樣的一個盛世記載下來。

最後我們要說一下,《史記》的流傳和司馬遷後人的故事:司馬遷在寫完《史記》之後,曾經說過要「藏之名山,副在京師」就是說《史記》的正本,要找一個山藏起來,讓副本在京師中流傳,《史記》的正本一直到現在也沒有找到,而《史記》的副本,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史記》。

《史記》在剛剛寫完的時候是一本禁書,一般人是不能看的,一直要到漢魏以後,等到東漢末年三國時代時,《史記》才稍稍的流傳到了民間,而且其中很多節已經缺失了,比如說《孝景本紀》、《孝武本紀》等等,一共缺了十章,所以有一些《史記》的內容是後人補進去的。

司馬遷有沒有後人呢?在史書中找不到他有兒子這樣的記載,傳說王莽時代曾經找過司馬遷的後人,並封為史通子。司馬遷有一個女兒,這在《漢書》的《司馬遷傳》中是有記載的,這個女兒叫司馬英,嫁給一個叫楊敞的人,這個楊敞的外孫叫楊惲,楊惲這人就把《史記》稍稍的公布給了一個小範圍的人閱讀,楊惲是楊震的曾祖父,楊震被稱為關西孔子,是一個很有道德的人,楊震的曾孫叫做楊修,如果讀過《三國演義》的話都知道楊修是被曹操殺掉的。

司馬遷《史記》不僅僅是一本史學巨著,也是一本文學巨著,它的文字灌注了司馬遷非常深厚的感情,而且講很多事情非常的生動,文字非常的優美,很多後人在學寫古文的時候,都是向《史記》學習的。同時因為它有灌注了很多感情在裡面,所以你在讀《史記》的很多章節時,就能感受到當時的情況,非常生動!像是項羽烏江自刎、鉅鹿大戰,這樣的大場景的描寫,後代的章回小說都難以企及。一直到明朝時,有了《三國演義》的時候,那種大戰爭場面的描寫,才可以和《史記》相比。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二季《秦皇漢武》第三十九集《太史公書》

中國歷史的獨特之處

中國歷史的獨特之處

xtfy03-EP27-10

說到歷史,我們都知道,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歷史記載最長的一個民族,它有上下五千年的時間,最為難能可貴的呢,是中國的歷史記載,五千年從來都沒有中斷過,既有官方的修史,也有民間整理的史料。

中國從漢代以後留下了一個傳統,叫做「隔代修史」,「隔代修史」就是一個王朝的皇帝,他會指定一個史官,這個史官會詳詳細細的記載當時這個時代發生的所有大事,包括天災的情況、經濟、政治、軍事、官制、包括大臣向皇帝說了甚麼話、皇帝怎麼批復等等等等,都會記載下來,然後把這些原始的資料放在史館中存放起來。等到一個王朝滅亡之後,下一個王朝的皇帝會指定一個傑出的儒生,把這些原始的資料拿出來,經過整理變成上一個朝代的正史,這個就屬於官修正史。

我們知道在「二十四史」中的很多史書,都是屬於官修正史,比如像西晉的時候,陳壽俢的《三國志》,這就屬於官修正史,後面的《舊唐書》、《新唐書》、《宋史》、《元史》、《明史》等等,它都屬於官修正史。

除了官修正史之外,還有一些民間私人的修史,最典型的就是漢代司馬遷寫的《史記》,他是自己想做這件事情,並不是漢武帝讓他做的,因為他的父親是做太史的,他的父親在臨死之前,握著司馬遷的手,要求司馬遷一定要完成這樣一部《史記》,司馬遷留著淚答應了他父親的請求。所以後來司馬遷就把從黃帝到他所生活的漢武帝年代的歷史,整理成為中國的第一部「紀傳體」的「通史」,這個呢,就是《史記》。北宋的大文學家歐陽修,他寫《新五代史》,這也是「二十四史」之一,那麼這也屬於私人修史。

中國的歷史,基本上有兩種記史方法,一種叫做「紀傳體」,像《史記》就屬於「紀傳體」,甚麼叫做「紀傳體」呢?「紀」就是「本紀」;「傳」就是「列傳」,簡單說就是記載人物的故事,像司馬遷的「本紀」或者「列傳」,每一篇都是講一個人的故事,基本上是這樣,比如說 《秦始皇本紀》講的就是秦始皇的故事;《項羽本紀》 講的就是項羽的故事;《老子韓非列傳》講的是老子跟韓非子。它是以人物為中心,來進行寫作,這就叫做「紀傳體」,是司馬遷首創的。

在這之前還有一些記史的方法,比如說中國的第一部「編年體」的史書叫《左傳》,這是春秋時候,一個叫左丘明的人寫的,那麼「編年體」史書的特點,它不是以人物為中心,它是以年代為中心,某年發生甚麼事、某年發生甚麼事。那麼後來還有一些非主流的記史方式,比如說《國語》是「記言」的,就是記人們平時說話;《戰國策》 屬於「國別體」,就是記述一個國家的歷史,這都是不太一樣的。後來還出了一種「紀事本末體」,就是以事件為中心的寫史的方式。

xtfy2-39-12

中國的歷史,像司馬遷寫的《史記》,它的歷史跨度時間是三千年,這個是一個非常不可思議的數字!我們知道西方的第一部歷史,是希羅多德寫的,就叫做《歷史》,希羅多德後來被稱為「歷史之父」,他所寫就叫《歷史》,他所記載的是古代希臘跟波斯之間的一場戰爭,它的時間跨度不過是五十年。

就是寫了五十年歷史的希羅多德,就被稱為「歷史之父」,就他好像是寫史書的開創者一樣,後來還有一個叫修昔底德的,寫了一本《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他講的是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一場戰爭,時間跨度不過是二十幾年。可是《史記》呢,它的歷史跨度是三千年,超過《歷史》這本書和《伯羅奔尼撒戰爭史》這本書,六十倍到一百倍,所以中國的歷史啊,它具有很多西方歷史記載不可比擬的一些優勢。

而且司馬遷他寫歷史,並不僅僅是只是記述發生了甚麼事情、誰說了甚麼話等等,在《史記》中涉及到很多面向,比如天文、水利、禮儀、音樂,還有關於甚麼地方有甚麼出產、商業運作的情況、包括諸子百家的哲學思想等等等等。所以中國的歷史記載是一個綜合性的史書,不是單單只記述了一些事情,像《史記・天官書》裡講的就是天上日月星辰的排列,跟地上人事之間的對應關係。

中國的歷史記載非常具有系統性跟綜合性,而且不只是這樣,中國《史記》講的不僅僅是中國的歷史,它還包括當時中國人目力所及的其它國家,或者是少數民族的歷史,比如說《大宛列傳》講的就是西域大宛的歷史;《西南夷列傳》講的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歷史;《朝鮮列傳》 講是朝鮮半島的歷史。所以《史記》不僅僅是一部綜合的系統史書,而且是當時世界性的通史。

司馬遷當時在寫《史記》的時候,立下幾個志向,第一叫做「究天人之際」、第二叫做「通古今之變」、第三叫做「成一家之言」。也就是說司馬遷他要探討天和人之間的關係;要把古今的變化全部都寫在書裡面;同時提出他的一套歷史觀,這就是司馬遷寫史的目的。

那麼中國最長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叫作《資治通鑑》,這是北宋司馬光寫的,司馬光寫《資治通鑑》的目的跟司馬遷是不一樣的,司馬光的目的,就是為了教導皇帝如何治理國家,司馬光寫《資治通鑑》歷經了北宋英宗和神宗兩朝,他把這本書交到皇帝手裡邊之後,皇帝認為讀了之後,對治理國家非常有幫助,所以皇帝賜名叫做 《資治通鑑》:「資」就是給予;「治」就是治理;「通鑑」就是通史,而且是具有借鑑的作用,所以叫《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是中國最長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它的時間跨度從東周戰國初年開始,一直到北宋太祖趙匡胤當皇帝之前為止,時間跨度的話是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所以我們看到史界兩司馬:司馬遷跟司馬光,他們研究歷史、書寫歷史,他的目的都是不一樣的。當然今天很多中國人都很喜歡讀歷史啦,那麼你們為甚麼喜歡讀歷史?我想每一個觀眾的話,凡是喜歡這套節目的人,都會有你們自己的解讀。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一季《東周列國》第一集《風雲莫測 》

唐太宗如何以德治天下?

唐太宗如何以德治天下?

NewsLetter_Jan_3

唐太宗用王道治國,以德治天下,同時注重歷史典籍的整理,以及教育的普及,二十四史中的三分之一都是貞觀年間的著作,他還強調用權力制衡的制度,來保障政令的正確下達。唐太宗的治國之道和儒家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在吏治上也避免法家的陰謀詭計,那麼在這些方面,唐太宗又有哪些成就呢?

章天亮:唐太宗主張法律以寬簡為原則,他後來制定的「貞觀律」就是比較寬簡的,這其中有兩個很感人的小故事,《新唐書‧卷五十六》記載:貞觀六年時,全國判死刑的人數是390人,過去的死刑又稱「秋決」,就是每年秋天的時候才殺,到了年底,太宗皇帝就下了一個命令,他說這些人要過年了,明年秋天就要死了,最後一個年,把他們放回家吧,讓他們回家去過年。

跟這批死刑犯說,你們回去以後,最後一年了,好好生活,好好做人,明年秋天的時候,要處決你們的時候再回來吧。結果這些死刑犯到了第二年要執行死刑的時候,全都回來了,一個都沒有跑。在我們看來的話,判了死刑都屬於人渣了,但是這貞觀一朝,判死刑的人也是很講信用的!太宗皇帝就赦免了他們的死刑。

還有一個事情也很感人,也是在《新唐書》第五十六卷記載,有一次太宗收到一位醫學家獻上的針灸掛圖,圖上標示了人體的內臟和穴位的分佈,太宗看了之後發現很多大的穴位在後背上,後背和五臟挨得非常近,當時那個醫生說針灸在處理後背上大穴位的時候必須要小心,萬一針錯地方的話,那會把人扎死的!太宗說,針灸在後背上要不小心都能扎死人,那我們過去打板子的時候會打後背,那不是把人打死了嗎?他說那以後我們就改,打板子不許打後背,只能打屁股!

過去古代的刑罰分別為:「笞、杖、徒、流、死」,「笞」是小板子打、「杖」是用大板子打、「徒」就是有期徒刑、「流」是流放、「死」是死刑。太宗說以後杖刑不能打後背,只能打臀部以下。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太宗對生命的一種珍視。

下面接著說一下吏治,一個國君要治理國家,跟老百姓關係最大的,是跟老百姓近的那些人,跟國君比較遠,所以吏治對一個國家相當重要,唐太宗就非常注重吏治,他為了保證吏治的廉潔,大力的去削減官員的數量,他把朝廷的官員削減成643個人,你想那當時上千萬的人口,只有643個官員,所以他的吏治不但廉潔,而且效率非常高。

唐太宗說:和我關係最近的是大臣,離百姓最近的是都督跟刺史,這些人都是替我去管理老百姓的,所以都督、刺史要是不好的話,禍害一方百姓。太宗把每一個都督跟刺史的名字全都寫在屏風上,每當有什麼好事壞事,太宗就在底下加一個註釋,發現有誰不好的話就降職,誰做得好的話升職。

唐太宗還下令在京師內五品以上的官員輪流值宿,就是一定級別的官員,要輪流在晚上去和皇帝談話,商量國家大事,或者不同領域內的吏治有沒有什麼問題,所以他的吏治非常的廉潔有效。

唐太宗為人非常光明正大,有一次有人跟唐太宗說:皇上,你應該重用賢臣,遠離佞臣。太宗說:那誰是賢臣?誰是佞臣?誰是愛拍馬屁的人?那人就說,下一次陛下跟大家開會的時候,就假裝發怒,看誰順著你說,那就是佞臣;誰要是還敢說真話,那就是賢臣。

太宗很不屑的說:我以前看皇帝使這種小伎倆,就覺得很瞧不起他們。皇帝是源頭,老百姓、大臣們是支流,皇帝這兒就開始用這種陰謀詭計的話,還怎麼指望大臣好啊?太宗說:我吏治以正大光明,推誠以待,大臣百姓也會對我真心實意的!「我以至誠治天下,見前世帝王好以權譎小數,接其臣下者,常竊恥之!卿策雖善,朕不取也。」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三季《隋唐盛世》第二十七集《貞觀之治》